【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这两年的成都楼市,变安静了,也意味着这两年绝大多数买房的人的确是亏了!

购房者都不希望承认自己就是那个高价买入的接盘侠。

曾经大家认为房价只涨不跌,特别是像成都这样人口流入大,发展动力强的城市。

以前在成都,很多人谈起房子滔滔不绝,总喜欢把自己或者自己亲戚,朋友买房赚了多少钱,增值了多少倍,买了多少套,当成一件值得炫耀的谈资。

最近几年才关注成都楼市的购房者,可能不清楚,2017-2018年5月这一年半的时间,成都楼市有多狂热。

狂热到,你坐地铁、去餐厅吃饭、在路上闲逛随处都能听见有人在唾沫横飞的讨论房子,甚至公厕蹲坑,可能你旁边的哥们一边喷射,一边都在打电话后悔没有早点买房。

这一年多的时间,房价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上涨。

但从2020年开始,房产市场的格局就完全改变了。也是从2020年开始,我就在提醒大家,成都楼市在分化。

成都只有不到20%的房产有涨的可能性,剩余80%以上的房子要么涨不动,要么跌。(大家可以到公众号“不鱼说房”去看看以前的历史分析文章,很多分析对在成都买房都很有帮助。)

购房者是从众的,总是后知后觉,只有在市场发生明显转变的时候,才会意识到问题。

2020年的时候,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天真的对楼市充满自信,结果迎来的就是成都二手房的连续阴跌。

在阴跌的这几年,能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对楼市的关注度讨论度越来越低了。

降价越凶的地方,关注度下降的越快。

像成都的远郊区县,像文旅产品和不限购的视高这些,以前一大堆人讨论,现在有几个人在讨论?

楼市的冷热程度,一定和大众的关注度成正比。

还是拿最典型的视高举例子。

几年前我写的关于视高楼市巨大风险的分析文章里,一大批人长篇大论的反驳我。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图片节选的评论内容,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这些截图)

那个时候的视高,在大众的视野里也依然活跃,有着一大批购房者依然热衷于买视高。

结果……

如今的视高,房价说是腰斩一点不为过。

与此同时,大家对视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是少的可怜。

如果不提,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曾经有视高这么一个地方,高点时有楼盘的房价都已经到1.8万了。

曾经那些长篇大论的人,就好像是集体失忆一般,销声匿迹。

再去看翻看以前文章的评论,剩下的只有几个考古学家跑过来无情嘲讽的留言。

不说话,是因为曾经让他们骄傲的房子,如今是他们的痛处。

做房产分析这么多年,有一条铁律:购房者永远买涨不买跌!

哪怕是坨狗屎,只要大众相信,这坨狗屎今天一万买入,明天两万能卖出,那这坨狗屎都能一大堆人抢着买。

反之,不管一个区域的房子价格再低,只要还没出现涨或者止跌的趋势,别说让购房者跑来买房,狗看了都摇头。

不要说什么,只有投资才是这种想法,刚需不需要考虑这么多。

大家都坦诚一点,我可以很肯定的说,绝大多数“刚需”只存在于楼市火热的阶段。

我就问问各位,你说你是刚需,你要买房。如果你知道接下来几年你买的房子会跌20%,你还会买吗?

90%会选择不买或者犹豫。一旦你犹豫,说明你根本就不是什么刚需。

居住是刚需,但买房不是。

我从来不看空成都楼市,我一直想要传递的观点就是:

在成都买房,二八定律,只有20%的房产值得购买,买好房子早点下手,买不到好的房子,你可以选择不买,如果你非要翻“垃圾堆”那你就要懂得自己挖的坑自己填,买房的钱是自己花,都是成年人,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做好最后一棒的觉悟。

起码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成都基本没有全面上涨的可能。

前段时间,成都楼市新政,一大群中介和自媒体嚷嚷着成都房价要大涨。

结果热度持续了几天,现在又还剩多少人在讨论?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