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媒体爆料称,因资金不足,面对中国在阿援建的两座水电站项目,米莱政府叫停,导致近2000名员工失业!目前,中国工程团队仅余约50人,阿根廷对接人员亦仅有100人在场坚守。
这两座大坝名为“豪尔赫·塞佩尔尼克省长”大坝和“内斯托·基什内尔总统”大坝,坐落于圣克鲁斯省,旨在为阿根廷提供关键能源供给,缓解国内需求压力。
两座大坝是中国援建阿根廷1400亿工程的项目之一,2014年签约。计划耗时10年,目前一座已完成45%,另一座只进行了20%,已投入建设资金高达18亿美元,后续仍需追加5.2亿美元。
完工后的这两座大坝,发电能力可达每年1310兆瓦,相当于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水平。不仅全力保障阿根廷电力需求,还可能对外供电,承担区域贡献。
米莱去年底当选总统后,大力改革,将重心转移到民生上,他的一系列大刀阔斧令人瞠目结舌,甚至不惜砍掉事关阿根廷未来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
这也是民生工程呀,更涉及到中国对外援助的良好国际形象。
上个月,米莱宣布关闭唯一的官方媒体国家通讯社,因为这个组织机构有700多个人吃国家饭,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他在演讲中慷慨陈词:在我们这样一个贫穷的国家,政府花费人民的钱是不道德的!
他认为,阿根廷的通胀率已经突破30%,人民的生活都达不到温饱线,但这家官媒每天仍然散布阿根廷人民享用着根本挑不完、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仍然鼓吹老百姓生活有多么幸福,真是匪夷所思。
总统不需要肉喇叭,政府也不需要肉喇叭,这样整天虚假吹捧的媒体已经没有存在必要性了。
米莱为了人民生活尽快超越温饱线,表现出的决心到了几乎疯狂的程度,他还宣布,取消总统和副总统退位以后的任何特权和待遇,回归一个平民的身份。
这样的一位总统,他是绝不会为中国考虑数百亿投资的该如何得到回报的。
与阿根廷相比,中国的胸怀是他们无法比拟的。我们是充满国际责任心的大国,基础建设部门决定将一大批项目推动到其他国家进行,以此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支援非洲项目,从数十年前开始,我国每年都派出众多工程师去非洲、美洲等落后的国家进行建设,当然也包括阿根廷。即使中国当前还有大量百姓生活不那么富裕,但支援不仅能够推动外国国家基础建设水平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友谊,拓宽了我国在海外的市场。
令人感到非常遗憾和愤怒的是,我国对阿根廷支援的几个项目,由于一些原因遭到了停滞,10年的努力或将毁于一旦。
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众多国际组织与跨国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出席探讨,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肯定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成就。
华春莹发文:“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说:‘中国的成功是如此巨大,仅靠中国就将全球贫困率从 44% 降低到了 9%,这再次证明创造就业机会是消除贫困和促进繁荣的最可靠途径‘。”
这就足于说明,中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很多的责任。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国际援建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基础项目的支援,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建设的项目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赢得了众多国家的好评。
我国在阿根廷支援的最大两个项目豪尔赫赛佩尔尼克大坝和内斯托基什内尔大坝,遭遇到了停工的困境。
对于米莱而言,他所坚持和认为能够成功的经济政策,可以让阿根廷的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甚至短时间内将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如果按照他的一意孤行走下去,失去中国援助,米莱不考虑严重后果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