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来源:黎兜兜

最近跟风追了一部最近的热播剧,黄晓明和张小斐的《好事成双》。

追剧追得我心情起起伏伏。

一会被渣出天际的出轨男,气得要死。

一会看原配和小三联手惩治渣男,爽得直跺脚。

一会又被黄晓明这条感情线,甜到姨母笑。

不得不说黄教主这次的表现还挺惊喜的。演的霸道总栽不但不油了还让人倍感清爽。

“咱妈”的演技那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放心。

凭“李焕英”一炮而红后,这是张小斐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

无论是前期隐忍谋划,还是后期帅气翻盘,林双 (张小斐在剧中的角色) 跟张小斐本人贴合得就像量身定制的一般。

仿佛就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她自己。

01

张小斐出生于东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没钱没背景的孩子,想圆演艺梦,唯有自己拼命。

于是勤学苦练数载,考入中国武警文工团和北京电影学院。

在校期间,她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优等生,对未来充满期许。

然而,梦想很快便被现实的拳头砸得粉碎。

毕业后的张小斐,和无数应届生一样,日夜辗转于大大小小的剧组。

偶尔有一两个龙套小角色演,已算极好。更多时候是像剩菜一样被挑挑拣拣。

更受打击的是,某次一位制作人语气刻薄地质问她:“你不觉得你这张脸上,哪哪都有问题吗?

‍‍‍‍‍‍‍‍‍‍‍‍‍‍‍‍‍‍‍‍‍‍‍‍‍‍‍‍

这张脸能有什么问题呢?无非便是偏英气了些。

无奈当下偶像剧大行其道,甜美长相才是香饽饽。

眼见着同学杨幂、袁姗姗、焦俊艳戏约不断,不是成为当红花旦,就是飞升流量女星,红遍大江南北。

张小斐却仍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拜高踩低的娱乐圈,素来只认名气和咖位。

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收获的唯有冷眼和排挤。

参加活动,其他人都谈笑晏晏地聚在一起,只有张小斐被冷落在一边,全程局促地抠着手指。

参加演技综艺,搭档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拒绝同她一起排练,她急得直哭,却没一个人替她说话。

另一档综艺里,昔日同学抱团吐槽她睡觉打呼噜、不爱洗澡。她发微博澄清,又被对方阴阳怪气地再怼一次。

人微言轻时,似乎就连命也没别人的值钱。

某次拍戏时,张小斐被炸伤了眼睛,身为过错方的道具师,却反过来责骂她太娇气,耽误了拍摄进度。

好友贾玲知晓此事,愤怒地发了一条微博:“小演员,命真贱。快成为大腕吧,你离成为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戏了。”

终于,一部《你好,李焕英》在神仙打架的春节档中脱颖而出。

让无数观众笑中带泪的“李焕英”,一炮而红。

电影票房破54亿,主演张小斐斩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人们调侃说,年纪轻轻的她,不仅演好了贾玲的“妈”,还成为了全国观众心目中的“妈”。

殊不知,大家眼里“年纪轻轻”的张小斐,这一年已经35岁了。

她在无人问津的道路上,咬着牙默不吭声地走了十几年。

才终于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

02

因一部戏而在娱乐圈拥有姓名,张小斐无疑是幸运的。

同样幸运的,还有另一个女孩。

年初,随着一部《狂飙》火遍全网,女二“陈书婷”疯狂出圈。

她左手气场,右手风情,危险又迷人,直接带火一个梗——

“她不是因为大哥才成为大嫂,而是谁跟她在一起,谁才是大哥。”

可谁能想到,抢尽“大哥”风头的霸气玫瑰,曾在戏外卑微如杂草。

演员高叶和张小斐一样,辛辛苦苦跑多年龙套。

即便是配角,也无一不是认真琢磨,精益求精。

十年前的电影《边境风云》中,高叶曾饰演缉毒警察的家人。

拍一场绑架戏时,她被捆住双手,被保鲜膜缠住口鼻,一层又一层。

用缺氧休克2分多钟的危险,换来角色濒死窒息的真实感。

可等电影拍完,上映,不仅发布会上没有她的身影,连宣传海报上也不曾出现她的名字。

梦想很遥远,尊严不值钱。

“大嫂”高叶如此,“大哥”张颂文亦然。

从北影毕业的前三年里,张颂文曾试戏800多个剧组,被拒绝了800多次。

他曾被导演当众指着鼻子羞辱:“矮得像侏儒,不是当演员的料,劝你趁早改行。”

甚至曾被剧组要求自己出20万买一个角色来演。

可彼时连房租都交不起的他,又哪有那么多积蓄呢?

直到遇见让人又爱又恨的“高启强”,才一朝闻名天下知。

好演员遇见好剧本,是求之不得的好运气。

可你不知道的是,那些藏在运气背后的狠。

张颂文的普通话不好,便含着小石头说绕口令,磨得满嘴鲜血,仍坚持练习。

为了演好几秒钟的戏,他会花上一整天去体验和感受。

“高启强”从鱼缸里撩水洗手,满脸堆笑迎客的一幕,正是他从鱼摊老板身上观察而来。

成名前一点一滴的呕心沥血,当时看着总像无用功。

可若没有那一个个“小角色”的沉淀,又何来稳稳接住“大人物”的底气?

正如某次采访中,高叶被问运气和实力哪个重要,她答:“首先当然是运气。”

但紧接着,她又补充后半句:“但一直红下去,还是要靠实力支撑。”

成名,常常只在一瞬间。

但成功,真无捷径可言。

03

如今的观众,都开始都对这些“叔叔”、姐姐”们说一句“真香”。

越来越多曾被埋没的优秀演员,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

他们或许不再年轻,也未必貌美。

却凭实力和品性一次次出圈。

而当全世界都在祝贺他们“大器晚成”时,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

既然是“大器”,凭什么要“晚成”?

明明有一身优秀的演技,却蛰伏于寒冬数载,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曾经,市场把机会给了太多华而不实的人。

前有“绝望的文盲”,被问对作品和角色的感悟,一问三不知。

也不乏侃侃而谈者,可拍了几个月的戏,却连故事发生的年代都搞错。

后有出生在罗马的幸运儿,最优资源捧着喂到嘴里,却交不出哪怕一份合格答卷。

要么,便是“红前辛酸泪、红后大小姐”的割裂式变脸,大牌耍到人尽皆知。

要么,便是一门心思撕“番位”,别说磨练演技,连说台词都恨不得用12345代替。

更有甚者,就连“拍戏亲临片场”、“提前背了台词”也要好一番夸耀和吹嘘……

流量供奉出的“偶像”,真正配得上这份名气的,也不是没有。

但其中大多数仍是,仰仗着姣好面容和粉丝喜爱,在名利场上迷失初心。

拿的,是日薪208万的天价酬劳,贡献的,却永远是摇头晃脑瞪眼式演技。

要问他们,时间都用去哪了?

有人会理直气壮地反问你:“我要上那么多节目,哪有时间磨炼演技?”

有人则笑而不语,转过身去,吸毒、选妃、出轨、偷税……忙得飞起。

每一桩塌房事件,都消耗着观众对“流量明星”的耐心和信任。

而“叔圈”、“姨圈”的崛起,不仅代表着实力派守得云开。

更恰恰说明,市场已开始对“演员”这个职业祛魅。

观众学会了分辨孰优孰劣,内娱也在重新洗牌。

最后。

关于张小斐,有人说,她在“李焕英”之后就“哑火”了。

确实,她并未活成大家预期的模样:就此晋升一线,资源爆棚,接戏到手软。

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薅流量、挣快钱的娱乐圈,她依然是那个清醒而坚韧的姑娘,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节奏。

何必要用“红不红”去定义一个演员呢?

他们更该被审视的,是内心对演戏的追求和底线。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