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 本报记者 郭媛丹

日本近期在本土和周边地区接连举行多场军演和训练,日美等西方媒体报道中均提到有应对中国之意。其中,日本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日本海岸线附近举行年度联合军演,更是首次邀请菲律宾海军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和观摩。迄今为止,日本11月参与的演习已有4场。军事专家表示,军事演习如此频繁加剧了该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明显不符合地区国家的利益。

据日本共同社13日报道,在该国最西端的冲绳县与那国岛,12日举行了与那国町政府主办的防灾训练。路透社称,大约200名日本官员和自卫队成员参加。与那国町长丝数健一接受采访时表示:“训练致力于与自卫队联合防灾,有助于提升应对突发事态的能力以及对他国的威慑力。”美国媒体则直接点名称,训练既有应对因地震引发海啸的目的,也适用于应对“北京一旦试图武力攻台而如何疏散撤离该岛居民的紧急状态”。不过,共同社报道称,训练进行当天,有居民在沙滩上举着写有“不要做战争准备”等字样的纸张。

日本自卫队的“鱼鹰”运输机。资料图

如果说上述训练还以“救灾”为借口,那么后面几场演习则是纯粹的军事目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美国海军、澳大利亚海空军以及加拿大海空军的联合军演于11月10日至20日在日本周边举行。此次联演号称日本海上自卫队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有约30艘舰艇和超过40架飞机参加。此外,菲律宾海军高级官员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军演。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官斋藤聪对媒体表示,这次演习“并不是针对特定的国家和地区”。但日本富士电视台评论认为,本次演习针对的是不断加强海洋活动的中国以及朝鲜。日本广播协会认为,这显示出针对中国不断走向海洋的动向,四国将加强合作。

除多边演习,日美之间也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演习,11月10日至20日,日本陆海空自卫队约3万人与美军约1万人在日本全国多地举行大规模军演,演习地点包含与那国岛、奄美大岛等地区,且会利用平时不会使用的民用机场进行战斗机起降等训练。共同社报道称,13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为了应对无法使用冲绳县那霸机场的状况,首度在鹿儿岛县的奄美机场、德之岛机场进行连续起降训练。

此外,美菲日韩“海上战士合作”联合演习9日举行启动仪式,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正式参加。此次演习将持续至20日,来自四国共2700多名官兵参演。“海上战士合作”演习于2017年首次举行,今年是第七次联合演习,日、韩2022年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演习。

军事专家宋忠平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参与的这些军演,无论是单边、双边还是多边,从演习地点和课目设置中都透露出相同的动向:针对中国。“表面上看起来是日本或菲律宾来主导演习,但实质上都是美国打造‘印太战略’,让更多盟友帮助美国来遏制和对抗中国。美国希望亚洲的同盟圈越大越好,甚至能扩大成为‘印太地区’的‘北约’。”

半个月不到日本就至少参加了4场军演和训练,对此,宋忠平认为,一个地区演习越多,说明该地区的局势形势越不稳定,该地区发生挑衅乃至擦枪走火事件的概率就会越高。“但是日菲等国家也需要明白,它们在给中国制造麻烦的同时也是给自身制造麻烦。一旦亚太地区也陷入战火危机,几乎所有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都会受到影响,这不符合地区国家的利益。”

另据共同社报道,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13日在访问澳大利亚时发表演讲,叫嚣有必要展现日美澳团结一致,不容许中国凭力量改变现状。他还提议扩大合作,比如日本也加入“奥库斯”。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吕耀东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麻生现在只是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不是日本副首相,他说的话并不代表日本政府。但是,他仍是日本执政党的一员,反映了执政党内的一种思想倾向,作为自民党总裁的岸田文雄依然会听取他的建议。“麻生太郎在澳的鼓噪言论,给中日关系增加了不和谐因素。”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通过地缘双边、多边安保关系,一是要打造更多所谓志同道合的同盟关系,二是利用双边、多边各种机制,提高本国遏制能力,达成掌握更多对华筹码、服务本国安保战略的目的。

延伸阅读:

笔/鸽子叨

这两天的东京,有点热闹。热闹之下,又有一些按捺不住的躁动。

先是英国防长和外长7日来访,与日本举行“2+2”会谈,这是2017年12月以来双方首次面对面召开“2+2”会谈,也是今年1月双方签署《互惠准入协定》(RAA)后的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方会后的联合声明中却提到了中国,在表示与中国对话意愿的基础上,却重复起了所谓“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的陈词滥调,还对东海和南海状况表示了“严重关切”。

同一天晚上,七国集团(G7)外长会在东京港区饭仓公馆开幕,希望就巴以冲突寻求一致立场,展示G7团结。但是,在这个艰难求团结、连联合声明都差点难产的会上,还是有人把中国也给拉了出来。

七国集团(G7)外长合影

共同社的报道称,“鉴于中国的动向,会议还就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展开协商。”不过,G7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的却只有一句话,在表示要与中国坦率接触的同时,强调的是“需要在全球问题和共同关心的领域与中国合作”由此可见,在关于中国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访问北京后8日也来到了东京,不仅日本外相上川阳子见了她,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也同她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在安全保障方面深化日澳及日美澳三国合作。

如果再联系上前几天岸田文雄访问东南亚,又是给菲律宾送海岸监视雷达、巡逻船,又是谈《互惠准入协定》,东京最近在军事上的躁动就更明显了。

1

充当美国的战略附庸、加强与北约的合作,这些“引狼入室”给自己张声势的动作,东京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现在,从谋求跟更多国家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到推动对外军事援助性质的OSA机制落地,再到谋划自卫队海外部署常态化……在加强与域内外国家军事联结上,东京显然更往前走了一步。

今年1月份,岸田文雄访问英国时与苏纳克签署了RAA,允许两国军队在对方领土上进行部署,并一同规划和执行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更频繁的联合军事演训与部署行动。当时就有媒体称,此举是要“应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日益扩张”。

作为双方RAA签署并生效之后的首次“2+2”会谈,全面推进两国签订的RAA自然是7日双方会谈的重点。

据报道,本月英国将有超过150名军人赴日本进行联合军演,这是目前可在日本领土进行双边军演的唯一欧洲国家;双方还确认对英国航母赴太平洋提供协作;强调最晚到2035年实现共同开发下一代战机的目标很重要等等。

英国防长(左一)和外长(左二)与日本举行“2+2”会谈

英日双方显然对双方的合作寄予厚望。英国国防部称,英国和日本各自是对方在欧洲和亚洲最密切的安全事务伙伴。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9月份在英国演讲时,还将英日在经济和安全方面联系的加强称为“新英日同盟”。

而在日前岸田文雄对菲律宾的访问中,日菲双方就启动RAA谈判达成了共识,共同社称这将是日本与东盟成员国签署的第一份RAA。

菲律宾国防部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RAA将包括共享机密情报条款,期待基于该协定在明年举行联合演习。他还称,菲律宾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成RAA。

此外,日本首次对菲律宾适用OSA机制,向菲律宾提供了四座海岸监视雷达;还向菲律宾追加提供了五艘长97米的大型巡逻船。

岸田文雄与马科斯(左) 资料图

有媒体分析称,马尼拉和东京为“对抗中国”正在缔结“准联盟”该分析还表示,东京和马尼拉计划签署的新防务协议是为了面对台海的军事挑战时与美国盟友三方合作的一部分。

而对于首个与日本签署RAA的国家澳大利亚,东京自然也没有放松攻略。除了上川阳子和秋叶刚男与黄英贤的会谈之外,最近日媒报道还称,日本谋划将自卫队常态化派遣至澳大利亚。

报道称,该计划最早将于2024财年分阶段实施,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部队将驻扎在澳大利亚的空军基地,部署装备包括F-35、F-15和F-2等战斗机,每次部署时间将持续数月。此举无疑意味着日本将再一次突破集体自卫权适用范围。

2

对于日本目前密集的军事动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告诉“补壹刀”,这其实还是去年年底日本“安保三文件”出台后,在军事上横向突破战后束缚的一个集中体现。

众所周知,因为法律和民意的制约,日本想要突破战后束缚、实现国家正常化,只能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变相地实现:

首先是偷换概念侧面突破。去年通过的“安保三文件”里的核心之一就是,打着反击能力的名义去发展实际上是先发制人的能力,用所谓的自卫反击来避疑。

其次就是以扩充军费为主的正面突破。日本提出要把防卫开支5年内翻倍,但是这一正面突破面临的阻力是比较大的,涉及到财政、法律、国内民意的三重限制,阻力重重。

最后就是全面加强对外军事合作的横向突破。东京通过军事上的对外合作,实现自身军事上借船出海的目的,既不需要付出太多的金钱和武器装备,面对的民意反对也更小一些,同时也可以通过OSA机制激活国内防务产业发展。这不仅让东京的军事走出去看起来 “顺理成章”,还十分地具有隐蔽性。

尽管日本“安保三文件”等里边都强调自己不当军事大国,但是在实际的做法中,就是在变着法地突破其对自身的这一定位 对外军事安全合作就是其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而且其背后针对中国的意味是非常强的。

在日本去年底的“安保三文件”中,日本将中国列为“迄今最大战略挑战”,并表示要和盟友以及所谓“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应对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所谓意识形态上的伙伴,还是一些地缘上的支点国家,又或者是一些与中国存在矛盾摩擦的国家,都是日本对外军事合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不过,具体而言,对于不同的国家,日本的主要诉求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跟英国的合作,更多是两个孤悬亚欧大陆之外岛国的相互需求,以及对英日同盟历史的记忆,可以说是实现大国梦野心的承载。而与菲律宾等的合作,牵制中国在东海、南海影响力的针对性就更明显一些,同时也想要扩展自己在所谓“印太”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从日本国内政治来看,现在岸田本人支持率再创新低,国内经济迟迟不见起色,刚刚推出的巨额财政刺激计划在国内也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在这种情况下,岸田政府也想通过这些对外军事和外交活动来吸引选民支持,转移国内矛盾。

岸田本人支持率近期再创新低

当然,躁动再按捺不住,野心再膨胀,最终还是要看撑不撑得起来。

日前,路透社援引八位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日元贬值正迫使日本缩减历时五年、耗资43.5万亿日元(约合2.1万亿人民币)的国防建设计划。

自从去年12月公布该计划以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下跌了10%。以支奴干直升机为例,每架采购成本上升50亿美元,在2024年度的国防预算申请中该直升机的采购数量已被减少了一半。

有分析称,这可能会引起华盛顿对其主要盟友帮助“遏制北京能力”的不安。

而7月份的一份报告还显示,日本自卫队现在招募人员困难重重,因人员缺乏而被削弱的风险“极高”。

2022年,加入自卫队的人数不足4,000人,比目标少了一半以上。自1990年以来,日本自卫队的兵力已下降了7% 以上,降至不足23万人。

报道称,自二战以来,自卫队的作用一直是完全防御性的。许多人加入进来,希望在自然灾害期间提供帮助,但“沮丧地发现自己正在执行军事任务”。有日本老兵向媒体表示,日本“没有人预计会发生真正的武装冲突”。

显然,从各个层面上看,日本重新武装并且企图四处投射力量,都是不得人心的。

王毅 资料图

秋天,果然就是不一般。

最近中国外交大事不断。大家可以看到,一度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系,最近明显出现了缓和。本来闹得很僵的中澳关系,更是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不出意料,中日关系也有很微妙的变化。

11月9日,中日举行了一次很特殊的磋商。两个主角,一个是王毅同志,另一个是日本内阁特别顾问、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

一个中国帅男,另一个日本刚男,在北京举行了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机制磋商。

关键是谈了什么。

中国外交部的通稿,主要就三句话。两句是王毅的表态。

1,王毅阐明了中方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原则立场,指出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正确路径。

2,王毅还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台湾、历史等问题表明中方的立场和关切,强调日方应把希尽快改善中日关系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没看到秋叶刚男的具体表态,但里面有一句话,显然是双方共识:双方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各项原则,努力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沟通。

中日举行磋商

完全我个人的理解。

1,双方都同意,中日努力推动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请注意:重回,而且是努力推动。过去几年,中日关系风风雨雨,跌宕起伏,太让人感慨了。

2,双方都同意,继续就此保持沟通。也就是说,中日之间类似的对话磋商,肯定还会有。

3,最关键的,应该是APEC期间的中日领导人会晤,双方官员显然都在进行积极准备。

更要看到,这次磋商的大背景,中美关系出现转圜,王毅同志此前还访问了美国!

牛弹琴之前的文章也披露了,美方高度重视王毅来访,拜登在白宫会见,国务卿布林肯与他两轮会谈,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与他进行战略沟通。

按照知情人士的透露,美方除了邀请中国领导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晤,还专门单独发出邀请,要举行两国元首的正式会晤。

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知情人士的分析,就是说这次两国元首会晤,不是说在APEC期间的一次普通会面,而是单独的专门的一次会晤,美国非常期待。

王毅和拜登

美国都是这样的积极态度,日本焉能落在后面?所以也赶快采取行动,争取在APEC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见面。

所以,我们也看到,日本最近频繁表态,希望尽快改善中日关系。所以,才有王毅那句“日方应把希尽快改善中日关系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日本,看你的具体行动哦!

中日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向好的变化。

这也是中日特殊性决定的,美国是美国,日本毕竟是日本,中日毕竟是搬不走的邻居。

所以,我们看到,有时候日本会紧跟着美国,甚至还会趋前狠叫几声;但有时又多少会保持距离,比如在所谓制裁方面,日本一直就颇为谨慎。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是永远的利益。

什么价值观?有时更多是利益。

中美会谈

我总认为,未来的世界竞争,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欧洲有欧盟,北美有美加墨,东亚呢?东盟太小,中日韩更应携手。

中国和日本,应该成为朋友,最好也成为朋友。实现这一点,对于两国整体利益,应该说超越100个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这个动荡的世界,面对中美关系的改善,日本也有焦虑感。所以,不排除中日APEC峰会后,中日韩三国重启领导人会晤。

当然,对于日韩,我们更要清醒,清醒哪些是说一套做一套,哪些该斗争,哪些还可以争取。

但我总觉得,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中日都要冷静,越是愤怒的时候,越是要冷静。怎么打蛇打七寸,怎么消除心中的藩篱,怎么最有利于国家利益……

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高超的大国外交,就是将强敌化为朋友。日本,何去何从,你更要三思啊!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