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将时针拨转回2013年,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只有三十岁的年轻电脑技术人员,竟凭借一己之力让自己成为整个年度最为瞩目的人物之一,就连《卫报》都将他评为年度人物。
那场轰轰烈烈的“棱镜门”事件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内政外交政策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也引发了激烈的公众讨论。
被称为“英雄”的叛徒
2013年夏天,斯诺登将本就在“世界焦点位”的美国再度推向世界。
本供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的他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多个秘密情报监听项目披露出来,这瞬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对于广大普通人来说,最能感觉到无法接受的是:美国政府正通过英特尔、苹果、微软、谷歌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公司及其产品对美国境外甚至美国公众的私人电话进行监听。
这就让很多人意识到: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裸奔”。
随着这件事的持续发酵,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质疑美国的行为:明明是一个不断宣传着自由和民主的超级大国,为何又会干出如此上不了台面的贼喊捉贼行为?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的技术手段面前更是气愤不已,大家纷纷都起来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这也促成了大家借机团结起来应对美国霸权主义侵略。
当然,别国政要也是美国所监听的重点,仅仅在“棱镜门”事件中,美国就被爆料至少监听了35位国际政要的电话,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没能幸免。
德国政府非常愤怒,他们的发言人甚至称美国的行为是“冷战行为”,而默克尔本人也是根本难以接受的,在这之前,她很少有过极为强烈的措辞。
随着相应的负面消息被披露得越来越多,美国政府则更加头疼。
斯诺登还通过英国的《卫报》披露:早在2007年美国布什政府时期,他们的情报机构就在一直通过电子邮件、文档等方式来确定自己所需要的特定信息,而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网络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大到俄罗斯总统、G20峰会,小到私人电话、公民,所有人都处于美国政府的监听和监视当中。
数字网络原本是让世界交流更加通畅的,在美国的强制力操作下,他们竟摇身一变成为了“信息世界的主人”。
美国政府对于斯诺登显然是极为头疼的,也必然将斯诺登当成叛徒,因为他直接揭露了美国人权的虚伪性。
手忙脚乱的奥巴马总统竟然在当年6月7日宣称:“这一项目是为了保障美国人的安全,不针对美国公民在内的美国人。”
说白了,这解释还不如不去解释: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国对于除美国人之外的所有人都采取敌视态度。
可阵脚大乱的美国也很难向自己的民众交代,早在2001年到2006年这5年里,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在没有法庭授权的情况下窃听了上千部美国电话,这引起了民众的抗议,迫使美国出台了《爱国者法案》。
该法案则直接规定了“若是窃听,必须要经过法院授权”。
斯诺登本人又来了个“火上浇油”,他于7月12日刊登了向各家人权组织的声明:美国所采取的危险手段正步步升级,这是对所有人、所有国家都享有基本权利的恐吓。
这么一个闹出了轩然大波的英雄,正暴露于全球视野之下,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对于美国的信用以及其所宣传的价值观将会再度形成打击。
另一边,根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的调查显示:每天都有超过85万名公务员、军方人员通过安全检查走进戒备森严的办公室从事情报工作。
翻开斯诺登的人生履历,确实有很多过人之处。
他从小在美国马里兰长大,在国家安全局私人房屋项目当数据分析师,因此才能接触到如此多机密信息。
而结合他个人博客中的内容,发现他确实有过批评政府监测计划的部分内容,很难洞悉他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心理原因选择将所有信息下载,从夏威夷飞到了香港,并在那里成为各国新闻的头条。
在之后的采访中,总能看到斯诺登的脸上充满着一丝得意的气息,有人好奇他是如何将这么多资料带出来的,对此,斯诺登的回答仅仅是:“我只想说,这一切的过程都是极为复杂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受到限制的环境下完成,容不得出现一点差错。”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提前发现斯诺登的问题。
根据后续披露出来的信息,斯诺登的个人档案上确实有一些不好的记录,却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按照官方的说法:过去斯诺登还在任职时,于填写年度绩效考评时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在线应用程序中输入恶意的代码,因此斯诺登提议操作系统来证明隐患的存在。
可他的上司不允许他这么做,吃公粮的领导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没想到较真的斯诺登竟真的这么做了,他轻松“控制”了这个页面的所有应用程序,还改变了所有颜色。
这一行为惹怒了一位资深的技术官,此人的等级比斯诺登要高出两级,他就直接在斯诺登的档案上留下了一些不好的记录。
若是日后斯诺登还想着走仕途,那么这条路基本因为这件事被封锁了。
此外,斯诺登的家人还透露:“2008年斯诺登曾回来参加父亲的退休典礼,我们注意到他总是咳嗽不断。”
这其实从侧面说明:由于美国情报局经常会派人去销毁一些机密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碾成颗粒,这就导致斯诺登经常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再加上斯诺登从小养成了较真的性格,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也就不奇怪了,除了美国,这对地球上的其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纵观整个2013年的国际报道,“斯诺登”的名字都在媒体中沾尽风头。
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很少有一个小人物能够搅动国际政治,他所震动的不仅仅是美国的情报系统,更是震动了美国的真实战略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