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西安岁月:一个被冷落的战士的奋斗与温暖
在1969年,担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的李赤然,因为被扣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而被迫离职,并被疏散到西安生活。与许多在京靠边站的老干部一样,他被安置在雍村一所年久失修的房子里,每月只有30元生活费,生活陷入困境中。然而,他并不在乎物质上的困难,他只希望能在精神上找到平静。
到西安后,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表示欢迎他回西安,并在生活上提供了一些帮助。虽然他可以忍受艰苦的环境,但是他一家的安居问题仍然存在。于是,李瑞山派人重新为他找房子,考虑让他住在原杨成武将军的公馆。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李赤然决定留在雍村,并感谢省革委会为他维修房子的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事情发生后,李赤然的境遇发生了变化,省里为他提供了轿车和电话,方便他出行。作为瓦窑堡人,他还回到了家乡,与亲人团聚。在西安生活期间,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虽然他认为可以忍受艰苦的日子,但现实中的困难还是不少。没有暖气的冬天让他和他的妻子很难受,然而,老战友白占玉为了给他安装暖气、修理锅炉和送煤炭,使他在雍村住了8年没有挨冻。还有其他老战友如贺章、强伟等人长期为他提供食物,解决他的温饱问题。这些帮助给了他很大的温暖。
在此期间,他也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下放到工厂劳动的舒同、刘志丹夫人以及陕北老红军,为他们写了很多证明信,帮助他们恢复名誉等。
乐于助人的李赤然,吸引了很多人来寻求他的帮助,即使家里只有有限的粮食,他也尽量先让客人吃饱。
直到1978年,他的问题才得到平反,获得了相应的待遇。1982年,他正式离休,开始享受晚年。
李赤然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我们坚持乐观向上,勇敢面对困难,一定能够找到帮助和温暖。他的人生经历不仅展示了一个战士的坚韧和勇气,也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友爱。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需要有这样的故事来激励我们,让我们相信,善良与助人的力量能够温暖整个世界,让我们勇敢地去助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