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美国将中国列为风险以来,美国认为在制造业对中国的过于依赖将使美国的孤傲加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不遗余力的希望将中国在基础制造业工厂和积累的资本迁移至印度或者越南等国家,美国希望借此来削弱中国的综合实力。
今日,华尔街日报发文称,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沿海城市的工厂确实在搬迁,但不是搬迁到印度和越南等地,而是搬迁到了中国内陆城市。他们列举了数据发现,从2018年以来,中国中西部15个省出口猛增94%。截至今年8月的12个月内,这些省的出口额也高达6300亿美元,同期的印度、越南和墨西哥分别只有4250亿美元、3460亿美元、5900亿美元。
去网上查了查,发现背后正是我们前几年就在布局的一盘大棋,让沿海饱和的制造业转移到工业更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就在今年4月,中国更是再次强调了“将引导加工贸易向中国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如果说之前前几年转移的都是一些低端技术,那么这两年转移的就是中高端技术。
无论是支持还是质疑,众多的声音都表明中国工厂的搬迁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更凸显了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任何一项重要的经济决策都必然涉及到诸多利益和问题的权衡。而这一系列的搬迁行动,则代表着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无论如何,这些搬迁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思考。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第一、相比沿海,内陆拥有更便宜的土地和劳动力,可以增加出口成本优势。第二,许多四川、河南、云南等省市的居民,在家乡附近就能找到工作,不用南下打工,幸福感更高。第三、让中国各地的产业发展更平衡、稳健。第四、减少西部、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有助于各省市共同富裕。
我们需要外贸、别的国家也需要外贸,没有谁能一直进口或者出口,进出口平衡才是终极形态。这个时候,扩大内需的意义尤为重要。为了打响那些优秀新锐国货的品牌,帮助其增加国内外销量,国内各行业还在相互扶持。就拿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唯品会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中就公布过一组数据,平台上的新锐品牌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8%,去年更有超过51个新锐品牌销量翻倍,消费者主要还是年轻人。
荣鼎集团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即使制造业从中国迁移到其他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也将不大。因为这些工厂仍然会依赖中国供应商的材料和零部件。事实上,即使制造业向其他地区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在全球出口、制造业和供应链中的份额仍然会继续增加。
所以说,如果你看到原本在沿海城市打工的人陆续回来了,不用惊讶,这是产业转移的好处,更是内循环的建立。未来,国内很可能出现,沿海城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发达,中西部城市制造产业发达,两者相互扶持、促进,组成全国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