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个月,陆陆续续的有网友爆料,称自己的东南亚旅行计划被迫终止,甚至一些人已经到了海关,才知道自己已经被限制出境。至于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籍贯地区比较敏感,属于电信诈骗高发区。
名为“看月亮”的网友就分享称,自己籍贯是广西来宾,不过一直都是在广东工作。去年12月份计划去泰国旅游,但到了海关才被告知,自己被来宾市公安局限制了出境,同行的朋友都上飞机了,自己却只能被迫放弃此次旅行计划。
经咨询才得知,来宾市的人员出境需要提前3-7天到辖区派出所报备,等待审核结果通过才可以出境。
“看月亮”的遭遇,也得到了其他地区网友们的印证。一位IP属地为福建的网友就晒照片,称在当地悬挂了一张标语,大意为:未提前报备不得前往缅甸、菲律宾、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地。
另外一位在国外工作的广西网友也分享了自己报备+审核进入白名单的经历,前前后后耗时近两个月,实属不易。
该网友总结称:因为我是广西这边的,基本属于涉嫌网诈的重灾区,所以整个流程会比别的省份复杂些。但是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全程主动跟进,所以了解得清楚些。本人在柬埔寨工作了6年多。23年11月底收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所长以及镇党委书记电话通知,名字在公安部下发的涉诈名单(所在的小镇就只有我一个人上了名单),需要尽快回国配合反诈工作。和公司领导说明情况后,便于12月初回国配合。
反诈工作配合(核减和白名单申请是两个不同的步骤):
回去到户籍所在地的镇派出所,便陪同派出所警官一起到县公安局(说明下,反诈中心应该是隶属对应的公安机关的一个部门,所以先找对应的公安机关,然后询问其对应所在的反诈中心电话即可),因为镇上不具备相关设备。去到县公安局,第一步是核减工作。先提供基本资料,录口供(官方说法叫行政问询)签署不参与诈骗声明,工作证明等。之后单独带到审讯室,需要采集身高体重信息,DNA、指纹、掌纹、虹膜、声纹。整个过程加上等待时间将近两个小时。以上这些是核减需要走的流程,先证明个人在境外并未参与诈骗。
白名单申请:
具体所需资料,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一般会指派特定工作人员告知需要的资料,自己按要求准备即可。材料准备不可怕,最难受的其实是隔三差五要补材料。
在材料已经完整收集的情况下,以下是审批步骤:
户籍所在地协助你的人员将完整的纸质资料提交到县公安局→县公安局将纸质资料提交到市公安局,需要市公安局领导签字→县公安局取回签字的材料,上传电子档到专门的系统,开始电子流程→县公安局审批→市公安局审批→省公安厅审批→公安部审批→审批完成后,白名单申请成功就会通知个人→县公安局通知海关,撤销出境限制。
目前,网上对于近几个月的这种现象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过于一刀切了,并不是所有去东南亚的人都是诈骗犯嫌疑人;但也有人认为,电信诈骗实在过于恼人,必须要出台类似严格的政策,才能尽快杜绝,用一时的不便换取未来的方便。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