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1949年2月,平津战役落幕后,党中央命令华北军区十八兵团、十九兵团立即驰援太原,参加接下来的太原战役。

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两兵团出动,需要在三月上旬抵达太原附近,四月上旬解放太原,彻底完成解放华北之重任。

太原是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在长江以北重兵盘踞的城市之一。为了能顺利拿下这座城,徐向前足足铺垫了有半年多时间。

当然,之所以不立即拿下太原,也是出于配合中央战略上的考虑。

到太原不久,耿飚等兵团的领导,专程去探望了徐向前。

太原战役前,徐向前因为旧伤复发,身体情况一直不是很好。

之前打晋中战役时,徐向前便旧病复发,战役末期,他几乎就是躺在担架上指挥的,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还特意于8月11日致电:

“向前同志,利用整训期间来后方休息。”

可徐向前在党内是出了名的劳模,凡是涉及到工作上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哪怕是上级敦促他立即到后方治疗,但他心忧前线情况,丝毫不肯退步。

对攻取太原的艰难性,徐向前在战前就有估计。

在赴石家庄养病之前,徐向前还专门到新成立的十五纵队动员,并告诉战士们:

“太原一战不是那样难,又不是那么容易,把阎锡山现有的部队拿到野外,不要三个钟头,就可以完全消灭!但是阎锡山不是傻瓜,晋中战役时,他本钱还大,所以还敢出来迎战,现在本钱少了,吃了亏后,也聪明起来。所以,他要死守太原,工事又筑得多,这就不好打,能不能不打?非打太原不行!胡子白了也要打下来。说胡子白了,是表示我们有决心,并不是真的要打到胡子白了!”

到10月太原战役发起后,徐向前又是不顾病体飞奔至第一线参战,他带病指挥的事儿传到中央后,毛主席出于担心,下了严令:

“希望徐向前同志能够尽早就医,可以暂时将工作放下,静养一段时间。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来中央医院就诊。”

可徐向前却写回信表示:

“任务重于生命,太原一日没有拿下,就不离开前线。”

不过,中央后来考虑到要配合平津战役,所以暂缓进攻太原,徐向前虽然仍然扎根在一线,但总算是有了一点休息的时间。

平津战役后,华北十九兵团、二十兵团开赴至太原前线,耿飚等人听说徐向前身体不好,专程赴驻地探望。

徐向前看见这么多战友来探望,心情自然也是大好,他拉着耿飚地手不住地问:

“听说你们带了一个炮兵团来?你们家底很厚实嘛,攻打太原这样的城市,光靠炸药包却是不行,要有大炮、坦克才行。”

徐向前与耿飚虽然见过面,一开始本不算熟络,之所以结识,还要得益于一段缘分。

当年,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后,徐向前只身一人回延安,直至过了黄河后,才算是安全下来,一日徐向前化妆成商人,打听去延安的路,不料迎面看到一个军人骑着高头大马向他冲过来,徐向前赶紧躲避。

不料来人高喊:

“徐总指挥,徐总指挥!”

徐向前站定后,怔怔的看着来人,才发现是耿飚。几番艰辛,历经生死,看见老战友的徐向前也忍不住激动。

也是在耿飚安排下,徐向前这才回到了延安。

有过这段缘分,徐向前对耿飚也是格外亲切。

听到徐向前问,耿飚也不由得笑了笑:

“过去我们也缴获过敌人的坦克,只是没人会开,炸掉了好几辆,这次打太原,我们一定再搞他几辆坦克。”

轻松之余,徐向前也开起了玩笑:

“你个耿飚,还是喜欢鼓捣。听说你前阵子开车,把你们司令员和政委都弄到沟里去了。将来有了坦克,你开我坐,你总不能把坦克也开翻吧?”

耿飚年轻地时候就爱鼓捣一点新鲜的玩意儿,后来参军后喜欢上了开车,这个爱好一直维持到了耿飚晚年,哪怕他开不动车了,也要买台电动轮椅,为了出入方便,甚至把家里门槛也给锯了。

据说当年在晋察冀,耿飚还曾开车把聂荣臻送到石家庄过。

耿飚在开车技术上,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也出过意外,以至于就连徐向前也听说过这件事。

抗战爆发之初,耿飚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参谋长,奉命率部驻守陇东,整个抗战时期,耿飚一直在后方,负责保卫陕甘宁,到1944年,耿飚实在坐不住了,向上级申请要求调前方去。

聂荣臻听说这件事后,特意征求他的意见:

“愿不愿意跟我到晋察冀去。”

耿飚同意后,上级命令很快下来,调他任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分管作战工作。

晋察冀野战军成立后,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耿飚任参谋长,不久后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晋察冀野战军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二兵团,耿飚仍任参谋长。

一次,军区通知野战军首长开会,由于当时司机全部都被派了出去,耿飚自告奋勇提出开车送杨得志、罗瑞卿去开会。

本来出于安全考虑,司令员、政委、参谋长都不应该在一辆车上,但当时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杨得志,罗瑞卿也只好上了耿飚地车。

从驻地出发后,车一开始开的还比较稳,耿飚也有些忘乎所以,于是就加大了油门,不凑巧前面有个水沟,耿飚没看见,一脚油门就开了过去。车上的杨得志、罗瑞卿虽然没有被颠下车,但头磕在前车座上。

好在车没有翻,一行人还是顺利赶到了军区,只是有些迟到。

聂荣臻见他们三人姗姗来迟,忙询问原因,杨得志说明原委后,聂荣臻气的够呛,把耿飚狠狠批评了一顿。

这件事后来成为全军笑谈,徐向前那时虽然没有在现场,但显然也是听说了这件事,后来几次见耿飚,他都要调侃一番。

1962年,已经出任驻巴基斯坦大使的耿飚回国,专程探望徐向前,两人闲聊之际,又提到这件往事,徐向前指着耿飚,笑着对身边的人说:

“你先别讲其他事,先把你在晋察冀时,把司令政委都扔沟里的事情,给我讲清楚。”

不管如何,两大兵团的生力军抵达太原前线,这让徐向前的内心不由得轻松了不少。

华北十八兵团是徐向前一手建立起来的,虽然经过了运城、临汾、晋中等数次战役,但打大规模的攻坚作战,还是缺乏经验,而且重武器也不够多。太原城防之坚固,也远非运城、临汾可比,再采取穴地爆破的方式,只怕也很难奏效。

太原是阎锡山经营了四十多年的老巢,城防之坚固是出了名的,太原周边整个地形是个“簸箕形”、东、西、北三面环山,只有南面有个“豁口”,为了守住太原,阎锡山从街道、城垣一直到城外,密密麻麻的修建了5600多个碉堡,以至于太原后来因此得名“碉堡城”。

对这些堡垒,阎锡山十分上心,还专设了“碉堡建设局”,所用的水泥等材料全部是产自西北钢铁实业公司生产的钢材和太原东山水泥厂,而且动用这些材料,必须要经过阎锡山同意。

以至于来参观的美国顾问都惊叹:

“除了用巨型的航空炸弹和重炮,世界上任何军队都会付出巨大代价。”

阎锡山对太原城放很有信心,认为可以抵挡一百五十万军队进攻,并且他还这样评价自己的碉堡战术:

“共产党凭的是人多,用的是波浪式人海战术。我们一定要凭借碉堡群,充分发挥火力,做到以铁弹换肉弹,共产党就没有办法。”

当然,为了保证太原战役顺利,党中央还特意抽调了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一师两个团、炮二师三个营出动。

不过,由于徐向前病重,太原战役的指挥后来则交由彭老总指挥。

彭老总是1949年3月赴西柏坡开会,途中特意转到榆次探望徐向前,在徐向前请求下,彭老总接替他指挥太原战役。

当然,彭老总也不愿意夺人之美,事实上,整个太原战役的计划已经布置好,十九、二十兵团开赴到太原前线之前,十八兵团就已经把进攻阵地布置的很好。

四野炮兵师抵达太原后,观察东山阵地时就发现,站在阵地上能够很清楚的观察到太原城东面的外围据点,当时炮兵师的战士们认为,没有强大的炮火力量拿不下这些阵地,然而十八兵团当时已经准备好用土工作业的方式爆破,他们后来在回忆时坦言:

“挖坑道的不是军人,而是山西的煤矿工人,他们很有经验,用铁锹、煤车将挖出来的土运出坑道,有铁轨向外运,坑道里还很干净、整洁。”

也就是说,即便不来援兵,十八兵团也都很有信心拿下太原。

在得知炮兵师来支援后,十八兵团还贴心的准备好了炮阵地,并标注好了射击诸元,甚至炮兵不需要实地观测,在地图上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整个太原战役,虽然是三大兵团携手作战,但十八兵团仍然担纲先锋部队,冲锋陷阵,短短几小时就撕开了突破口,随后我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城中。

1949年4月24日,仅用4天时间,我军就攻克太原城,歼敌13.8万余人。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