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乌克兰战败,那么北约就将下场与俄罗斯对抗。”这是美防长奥斯汀日前在参加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时对俄罗斯所发出的一个明确警告。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奥斯汀喊话俄罗斯的4天前,匈牙利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同意瑞典加入北约,成为该军事集团的新成员国。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北欧军事强国的加入,给了美国敢公开威胁俄罗斯的底气和信心。在奥斯汀看来,如果俄罗斯成功打赢了俄乌军事冲突,那么俄罗斯进攻的势头并不会立刻停止,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最容易遭到俄罗斯的直接军事进攻或者威胁,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以外的区域展开了新的军事行动,那么北约将激活集体防御条款,对俄罗斯正式宣战。
对于奥斯汀这番煞有介事的说法,俄罗斯国内军事专家却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奥斯汀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对俄罗斯发动军事威胁的目的就是延缓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进攻态势,好给乌克兰争取到更多的喘息时间,但不管怎样,乌军的败局已经越发明显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进入2024年之后,俄军在乌东战线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攻克顿涅茨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将战线向着第聂伯河东岸推进。面对俄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攻势行动,基辅方面除了展开新一轮的战争动员以外,还呼吁美西方国家尽快提供新一批的军事援助,否则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最迟在今年夏天,俄军就可能会突破乌军最后的防线,将战火烧至乌克兰西部。
有分析认为,经过2年时间的高强度战斗之后,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基本上消耗殆尽,现在的乌军所缺乏的并不只是武器装备和其他的军事援助,还包括预备役作战部队。尽管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前不久首次对外公布了乌军的阵亡数据清单,但是3.1万这个数字显然不能让人信服。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乌克兰在过去2年的时间里,阵亡人数只有3万出头。按照五角大楼一份泄露的情报显示,乌军第一年阵亡人数已经超过了4万,第二年的阵亡人数则在3-5万之间。而俄罗斯国防部则认为,截止到目前,乌军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其中有接近30%的乌军官兵是缺乏足够的医疗救治而失去了生命。因此,泽连斯基的阵亡数据只能骗骗那些不明真相的乌克兰底层民众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汀的“开战宣言”并没有引起俄罗斯的争锋相对,相反在当天,俄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愿意与美国就战略稳定问题进行对话,但谈判不能仅仅有利于美国。这番发言就有些让人感到不解了,为什么普京会在美俄博弈最激烈的时刻主动释放善意信号呢?其实,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俄罗斯压根就没有想过与美国所带领的北约爆发一场军事冲突,美俄相斗不会产生胜利者。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之前普京驳斥俄罗斯要和北约开战的说法,一没理由二没兴趣。第二,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因为输掉了“道义之战”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全面孤立,现在俄罗斯需要通过一些事情重塑大国形象,至少让外界明白俄罗斯并不拒绝对话交流,是美西方国家自己不愿意,谈判大门关闭的主因不在俄罗斯身上。当然了,让普京有信心轻松应对美国挑战和威胁的除了自身强大的实力以外,还有中国这个老朋友。
在去年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公开将中国定义为“北约的系统性挑战”,这番威胁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已经付诸行动了,其中就包括加强与日韩两国的合作联系,以及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大放厥词。在美国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了影响其世界霸权的“最大威胁和挑战”,所以作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北约“东进战略”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怎样对付俄罗斯的,未来就怎么来对付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下,中俄展开全领域的加强合作也就水到渠成了。虽然中俄不会结成联盟,但是中俄会通过合作共同抵制那些不该在亚太地区出现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注入一针强心剂。试问连俄罗斯都无法压制的北约,又有什么资格敢说压制中俄合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