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方付出了16万人的代价,却仍旧没有攻入到俄军的第一道防线前面!”
自从2022年2月,普京签署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总统令之后,这场吸引全球各国群众瞩目的俄乌冲突,已经整整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原本以为在西方集团的入场之后,原本处于劣势的乌克兰逐渐有了扭转局势的能力,可在最近的一次战役中,仍旧凸显出其在面对强大的俄军时有多么“无能为力”。
而俄防长绍伊古,更是在最近一次对普京的汇报中,利用一些战场上的关键数据,来强调俄罗斯在这场漫长的冲突中获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再度大幅上升。
巨大的损失
根据《参考消息》网站在2月21日援引俄罗斯卫星社在当地时间2月20日发布的报道:
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在当天面见了普京并向其汇报了最新的战场形势。
之后,绍伊古会见了诸多记者并且回答了相关提问。
同普京以及世界各国的民众一样,在场记者首先想要了解的,就是如今的俄乌冲突持续到了哪一个阶段了,究竟哪一方如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而绍伊古也拿出了充分的数据,来让大家判定俄乌之间的“优劣态势”。
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绍伊古当着采访镜头说道:“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去年的‘反攻’中,损失了16.6万人,800多辆坦克、近2400辆装甲车被损毁”
之后,绍伊古又强调到:“事实上,在他们拥有的武器中,一半以上的‘豹’式坦克被摧毁,他们损失了123架飞机和直升机。”
如此看来,虽然西方国家在去年曾经大肆炒作宣扬乌克兰所谓的“反攻”行动,可实际上,其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要比自身的“收获”更加高昂。
而在最近的一次战役中,俄军的一场“大捷”,也让双方的态势再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瞬间变化的局势
在去年的秋季反攻之前,乌军曾经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方向接连取得了几次大规模的胜利,这让乌克兰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看到了一丝胜利的希望。
于是,在调整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乌军重整部队,开始实施从“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之后的将近十年来,针对俄军的最大一次反攻行动。
然而,由于在战略上的判断失误,再加上俄军重新调整了防御部署,结果导致了乌军在去年年底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甚至连俄军的第一道战略防线都没有走到,就宣告了“反攻”失败。
战场上的局势向来都是你来我往,当对方溃败的时候,就是己方出击之时。
在这种情况下,俄军集中主力部队,对乌克兰的几处重要的军事要点展开全面打击。
而被视为亚速海头顶的防御重镇阿夫杰耶夫卡,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拿下阿夫杰耶夫卡
阿夫杰耶夫卡位于亚速海北部,距离顿涅茨克不过几十公里的距离,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早在2016年,就被乌克兰政府花费大量资源打造为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防御重镇。
自从去年10月开始,俄军趁着乌军反攻趋势逐渐显露疲态,派遣重兵对阿夫杰耶夫卡实施了猛攻。
到了今年2月份,在俄军的三面合围下,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与当地时间17日凌晨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放弃这座军事重镇,将乌军撤离至更有利防线进行防御作战。
而在当天下午,俄军国防部也同样发布声明称:已经完全控制了阿夫杰耶夫卡。
而在20日,绍伊古对普京的战况汇报工作当中,也专门提到拿下阿夫杰耶夫卡,是极为重要的一场胜利。
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击破了乌克兰花费八年所打造的军事重镇,这也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展露了在面对强大的俄军时,逐渐失去西方国家驰援的乌克兰有多么“无能为力”。
不过,虽然在一开年俄军就取得了如此重要的胜利,但是细细探究这场冲突的局势,其实前路仍不明朗。
未来仍旧难以预料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2024年在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其极不平凡的一面。
虽然俄乌冲突仍旧在激烈地进行着,但是世界民众的目光,也逐渐被其他的事件所吸引。
比如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外溢影响仍旧在不断持续着,在20日当天的又一次安理会会议上,美国再次使用一票否决权否决了相关议案,这让这场人道主义危机,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而美国总统的新一轮竞选,也将在几个月之后分出胜负。
许多国际专家分析,新任总统的人选,很有可能会对俄乌冲突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也让如今的动荡世界之中,终于有了一股稳定的支撑力量。
在这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俄乌战场的未来局势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仍旧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