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这一生,充满了太多的惊喜和美好,也充斥着太多的意外和无奈。
2月21日,文艺圈传来噩耗,知名旅美作家李翊云小儿子被火车撞倒后身亡。而她的大儿子则在2017年自杀,李翊云7年内失去两个儿子,令人痛心!
据悉,李翊云小儿子是2月16日在学院路交叉口被普林斯顿火车撞倒后死亡。
李翊云小儿子名叫詹姆斯·李(James Li),今年19岁,是普林斯顿大学大一的新生。
詹姆斯·李对语言学特别感兴趣,喜欢玩电脑游戏和学习语言。他学习了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很多都是自学,非常聪慧。
詹姆斯·李去世后,普林斯顿为其举办了一个追悼会。并发布讣告,讣告中提到了詹姆斯·李的母亲李翊云。李翊云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创意写作项目的主任,儿子就是在自己任职的学校外被火车撞死。
得知李翊云小儿子去世,网友都唏嘘不已,感慨“这个世界对李翊云有些残忍”。
的确,李翊云事业有成,是十分优秀的作家,但她一生经历的跌宕和失去,却让人心疼。
1972年,李翊云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父亲是核物理学家,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李翊云从小耳濡目染,成绩优异。1996年,李翊云本科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后,便赴美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期间开始英文写作。
李翊云觉得作为科学家的人生轨道一望可见尽头,于是离开科研,尝试英文写作。她著有短篇小说集《千年修得共枕眠》等作品。2010年被《纽约客》选为最杰出的20位40岁以下青年小说家。
写作期间,李翊云患上抑郁症,多次有过自杀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翊云和抑郁症对抗,最终选择直面自我,完成蜕变。
不过命运总是爱开玩笑的,2017年9月,在创作《我该走了吗》的过程中,李翊云十六岁的大儿子自杀了。
之后,李翊云的父亲也患病去世了。她在医院看父亲的时候犹豫要不要告诉他他孙子自杀的消息,但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说。对于父亲离世,李翊云同样有很多遗憾,她说她和父亲都不喜欢表达,直到父亲去世她都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肩膀一高一低,为什么总喜欢唱《北国之春》。
失去儿子后,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她开始创作《当理性不再》,讲的就是母亲和儿子以及自杀的故事。
她写过大儿子去世那天读的是《堂吉诃德》,之后再读总也不是滋味。她在书信里问大儿子:如果我真的够好,又怎么无法留住你?
李翊云在书中同已逝的儿子对话,教会读者如何接受死亡。可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李翊云经历了两次,即便通透如李翊云,想必也是难以承受的。
李翊云的文字治愈人心,可世界对她却太过残忍。
愿李翊云能够坚强面对生活,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本文为原创,抄袭必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