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胡锡进确实想不通,自己作为一个啥也不懂的股民,买的股票亏损了,自己觉得应该交点学费。外行炒股票出现亏损还是正常的。但是他同时也买了3支基金,现在也全部都赔了,而且亏损的比例比自己买的股票还多,这又是什么道理?

胡锡进更想不通的是,这些基金经理,基金亏得这么惨,好像收入也没受啥影响,就觉得更没有道理了。但很可惜,这就是我们基金市场现在正在发生的情况。虽然还没全年数据,但是截至12月15日,亏得最惨的20只基金,回报率居于-46%至-49%之间,平均回报率为-45.23%,如果自己去炒股,能亏这么多吗?

曾经在过去,一直说A股是一个散户为主的证券市场,这在全世界是一个特例。所以在前几年不断的呼吁,散户别自己炒股了,把钱委托给那些专业机构者,也就是说将自己的钱买成基金,买成银行理财产品,让那些基金经理,理财产品管理人,去帮散户赚钱去!

确实有不少股民相信了,变成了基民。而且去看那些基金经理的简历,个个光鲜亮丽,个个都是名校硕士,博士出身,有着一大堆的荣誉,还有着一大堆的证书。在宣传资料中自己管理过的基金,业绩好的让人眼红。可惜股民都没买,所以现在赶快追进来,去认购这些基金经理新的产品。

但是真正买进去之后才发现,为什么赚钱的基金一个都不是自己买的,而自己认购的基金都在赔钱,而且越赔越多。这时候又发现了一个特别不合理的现象,那就是在条款中约定,基金如果赚钱,他们管理费收的可真不少,但是如果基金赔钱,他们仍然在收管理费。原来基金经理赚钱是从股民身上赚,而不是从市场上赚!

胡锡进在12月21日的发言,就很具备典型意义,也代表了广大基民的心态,“我们都亏了,他(基金经理)还在那里赚,这是什么道理?中国主要是散户多,散户多呢,主要是大家可能不怎么相信基金。我反正买了几只基金,那几只基金全赔了,而且赔的比例挺高的”。

其实为何基金都在普遍亏钱,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原因:

1.少部分基金经理也曾经赚过钱,但是过去他们管理的规模都很小,可能原来仅仅只管过几十个亿。但是在扩大规模大发展的战略思想下,已经冲昏了头脑。一下子管理规模变成了几百个亿上千个亿。要知道小规模和大规模的不同基金,它的投资策略投资逻辑以及具体操作是完全不同的。这如果还能继续赚钱,那才让人觉得奇怪呢!

2.而更多的基金经理学历可能是真得,但是成功经验是假的,职业道德素质可能更低。不过他们采取了一些技巧,只让投资者看到了曾经赚钱的那一面,打造了投资者喜欢的人设,最终从投资者手中募集到钱之后,真实的水平显示出来了,甚至有些基金经理可能还同那些违法违规机构沆瀣一气,以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方式,掏空基金,实现个人在外封赃的做法。

2023年最终盘点,可能很多基金和理财产品都在亏损中,但是那些亏损率比较大的,可能投资者就要注意了,要么是水平不行,要么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藏有私欲!所以老胡啥也不懂去炒股,假如只亏损了10%,而那些所谓懂的基金经理,如果赔的比老胡还多,那就更说明问题了。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