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从最近的事态发展来看,中美高层前期的频繁会见和对话,并没有带来两国关系回暖的效果,反而更像是彼此在试探底线,避免冲突领域扩大到军事层面。

而且,美国遏制中国的手段仍然在层层加码之中。

如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拜登上台后的科技封锁等,都具备政策连贯性。

这些让人感到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会因为总统和党派的交替而有所转向,且中美一决胜负的战役将在各个领域逐次展开,谁也无法回避。

鉴于如此现状,多数人认为,美国下一步很可能会瞄准中国最薄弱的环节——金融领域,展开一系列动作。

而实际上,中美的金融战已现端倪,中国也已做好了应对措施……

一、美国手中的三张牌

事实上,美国已经打出了第一张牌,即以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为先锋,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穆迪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中期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另外,穆迪认为:中国地产业的萎缩仍将延续,也可能导致地方和国企的债务难以为继。

“如果政府部门无法向这些地方和国企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那么势必带来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下行风险。”

简而言之就是,穆迪在刻意突出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和隐含风险的同时,选择性忽略中国经济疫情后恢复增长的事实。

作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对中国做出这样的评级,无疑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投资风向。

特别是穆迪对中国经济的负面预测偏向于中长期,这更会让全世界的长期投资机构望而却步。

尽可能的减少外部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经济陷入停滞、甚至产生倒退,让中国企业陷入无水之源的尴尬境地。

这大概就是美国打出“主权信用评级”这张牌的目的所在!

美国的第二张牌虽然尚未打出,但已经算得上箭在弦上、随时待发的状态即美国正在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怂恿日本的海外热钱撤出中国、转向投入美国。

经历了几十年经济沉淀的日本,如今是全球最主要的热钱来源国,约有五万亿美元的灵活资金,常年流动于世界各国之间。

今年一如往常,中国依旧吸引着超过五分之一比重的日本热钱涌入国内,从而依旧保持着热钱流入国排名第二的位置。

由此可以推测,中美两国金融战爆发,美国势必会想方设法斩断这条流入中国的资金链。

偏偏日本属于美国的盟友,更大概率会配合美国行动。若日本的热钱一旦从中国流出,还会牵连其他外资跟风撤离。

必须要承认的是,这张“热钱流动”的牌,美国使用起来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如果说以上两张牌的效果还有待观察,美国手中第三张牌则是非常关键的一张。

这张牌即美国极可能利用明年的台湾大选时机,制造台海的紧张局势,促使所有资金加速撤离中国。

之所以称这张牌是关键,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也许就是中美决定胜负的阶段。

如果中方处理巧妙,不但可以稳住自身经济,还可以彻底限制住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而进一步甚至可以向和平统一大业迈进,击碎美国的各项霸权,完成中华文明的崛起。

如果万一美国计谋得逞,那么中国国内的资金将全部流失、货币金融都将失序、各类产业也会走向凋敝。

到时,中国当局很可能会迫不得已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而受伤害的首先是海峡两岸的同胞。

这就是美国手中最大的王牌“台海危机”牌,也是针对性和杀伤力最大的一张。

可见,美国的三张牌看起来都是打向金融领域的,但却张张都关乎着大局和国运。

所以,金融战决不能小觑,美国这个对手,决不能轻视。

二、中国的三大金融阵地

面对美国的进攻,中国该如何守好自己的金融阵地?

或许以下三个地方,中国需要格外的重视。

中国的楼市作为金融的第一个阵地,不仅关系着国内房地产企业本身的债务危机,还关联着中国亿万家庭的财务杠杆。

尤其是许多以房地产业为支柱的地方财政和经济状况,都和楼市的波动形成了息息相关的联系。

这也就是前面穆迪暗指的,中国经济结构性弊端和债务水平过高,可能导致经济下行的风险所在。

因此,维护楼市的稳定,等于是为大多数优质房企争取到安全转型的机会,以及维护无数购房者的财富指标,同时也是为地方缓解财政压力,换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多样化的时间与空间。

虽然恒大的破产引发了房地产企业的连续暴雷,但只要守住楼市的基本稳定,就不会扩大为全面的债务危机。

那么,穆迪的评级展望就成了一家妄言,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牌便毫无作用。

中国金融的另一个阵地在股市,股指的健康反映着资金能否在此得到有效的配置、合理的回报。

长期投资也好、流动热钱也好,目的不外乎赚取利润,投入的对象只能是优质的企业。

中国是工业大国,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理应凝聚最多、最优质的企业在中国股票市场融资。

而股市也理应发挥资金蓄水池的作用,需要身在股市的上市公司都能以扩大经营为目的而融资,以实业实干创造利润、以透明财务给出合理的分红。

所以严格上市制度、加强上市公司透明监管、不断提升企业盈利分红能力,就能让中国股市成为世界最佳投资地。

这样的中国股市必然会受境内境外各路资金的青睐,即便想赶资金走,他们都不愿走。

因为资本牟利永远是第一位的。

同样的,美国即便磨破嘴皮子,日本的热钱也不会离开中国而转投他处。

这笔热钱甚至会和其他资金争抢着投资,美国的“促进热钱流出中国”的计划自然也就落空了。

金融战交锋最直接和激烈的阵地,必然是离岸汇率。而汇率体现着人民币的购买力、中国政府的信用力,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稳定性。

美国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各国指手画脚,凭借的绝不仅是军事实力,而是美元霸权。

自从二战后,确定以美元为世界贸易结算货币以来,美元就天然具备操控各国离岸汇率的能力。

除非完全切断对外贸易,否则在人民币离岸汇率上,中国便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但这不代表中国在汇率阵地毫无还手之力,更不代表中国对自家的货币毫无定价权。

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中国也积累了相当多的黄金和外汇现金储备,同时中国也是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

我们也曾利用这些优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08年金融危机中大显身手。

当时,中国不但阻止了世界级别的金融危机波及自身,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全球局势的作用。

此时,中国的实力是远胜当年的。

如果金融工具运用得当,是足以保持离岸汇率的稳定性的。而只要离岸汇率保持住稳定,国内在岸的人民币购买力就不会出现巨大波动,货币信用得以维持,社会价值体系也会牢固。

反观美元,他的霸道之处恰恰是他的脆弱之处。因为各国都受美元霸权之苦久矣。

一旦美元不能攻破人民币的防线,其公信力必然受损,加上美国国内经济同样危机四伏,最终结果尚未可知。

所以守住汇率就等于抵制住了美元霸权。如果金融战中人民币始终表现坚挺,那么不排除会动摇全球原有的货币价值体系。

货币是国家政府信用的基石,美元真的衰弱了,也就意味着美国根本无力打出“台海危机”牌,即便打出也是自讨苦吃。

而中国、中国人民币、中国经济,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就此扭转全球格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以上说的是中美之间金融战可能涉及的领域,以及中国应对的最佳假设。

现实中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艰难,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经验只不过三十几年,而对手美国却是有数百年经验的老手。

因此,中国不得不万分谨慎小心!

后记

日前,中央金融工作组在北京召开首场金融强国论坛,现场发布了一篇《金融强国发展报告》。

除了指明金融工作具体方向外,更是强调了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打击金融腐败。

中国是要从金融业最高管理层面,清理薄弱环节的源头,尽可能减少自身的弱点。也只有杜绝腐败,才能让金融行业回归自身本位,发挥其“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可想而见,中美之间一场高过贸易战、科技战级别的金融战,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