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带领共产党将旧中国的所有黑暗驱逐,人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受到战争的纷扰,将人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毛主席从人民中走出去又走进人民之中,并自称是“农民的儿子”,农活样样精通,在成为主席之后,毛主席仍然谦虚、和蔼丝毫没有当“官”的架子,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为中国的建设做贡献。
而毛主席不仅带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毛主席的家庭也是满门忠烈,每一位子女都继承了毛主席的意志,为人民服务到底。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姓“毛”,所以毛主席的子女也应该姓毛,但是毛主席却有两个女儿叫做姓李,而姓李的原因是因为1947年毛主席率领部队转战陕北,为了家人的安全,还有工作的顺利开展,毛主席化名为“李得胜”,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又因为这个名字的字面意思,还有寓意毛主席都觉得得非常好,于是就用这几个姓氏为当时诞下的两个女儿起了名字,分别是1936年生的李敏和1940年生李讷
而作为伟人的孩子,这两个女儿也是颇为争气的,一生都在宣传“毛泽东思想”,履行自己身上的责任,当然作为毛主席的子女是一定会有压力的,在外稍微有一句话部不对,可能就会对毛主席的形象造成损害。
今天要讲的是毛主席最小女儿李讷的故事,1985年的某一天,李讷去三轮车长买三轮,结果居然被认出来是毛主席的女儿了,当时是李讷和丈夫一同前去买车的,卖车的老板看到李讷走过来直接惊呼:“哎呀!同志,您就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吧!长得简直跟毛主席一模一样啊!”
在得到李讷肯定的答案以后,就执意要免费送给李讷一辆车,老板表示:“今天您店里的车随便挑,我送给您一辆,有了您的光临我们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您再能骑我们的车,我们更是荣幸至极啊”
李讷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才刚刚好起来一些,肯定仍然是不容易的,那个年代三轮车是属于贵重物品的,所以李讷摇了摇头,表示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但是老板仍然执意要给李讷,李讷最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从小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李讷
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毛主席对于李讷是很宠爱的,而李讷也是所有毛主席儿女中小时候没有离开过毛主席身边,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孩子。
李讷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当时毛主席已经47岁,但是李讷的诞生让毛主席很是欢喜,尽管工作平时都很辛苦,可是毛主席对于李讷的疼爱是丝毫不减,每当工作完成之后的空余时间毛主席都会和这个小女儿进行玩耍,将软软糯糯的小李讷抱在怀中宠溺的亲一亲她的脸蛋。
抗日战争时期,李讷的年纪稍微大一些,能够自己玩耍了,毛主席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经常忙到深夜挑灯夜战,毛主席的身体和精神经常都是十分疲惫的,但是看到李讷这个乖女儿,还是会带着她一起玩儿一会儿,或者给李讷讲一些小故事,教授一拿一些字。
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以及李敏都前往了苏联来进行学习,来自主席的爱就全部被李讷接住了,可以说李讷是在毛主席的怀中长大的,毛主席对于李讷是极为宠爱的,但是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李讷继承了毛主席一贯的好习惯、好作风。
在毛主席循循善诱的教导下,李讷在小时候就展现出对于书法以及文学作品的兴趣,并且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一生。
而作为主席的孩子李讷从小就被教育,不要搞特殊,特别是拿父亲的名号来说事情,因为李讷姓李,所以在学校中李讷可以避免一些这方面的事情,但是“纸包不住火”,李讷深深记住了毛主席的教诲,从来不会在其他同学面前谈论自己的父母,每当有同学开始谈论起父母的事情,李讷就会默默地离开。
并且因为李讷上的是住宿学校一周只回一次家,所以很多学生都是车接车送,但是李讷却不一样,她拥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但是却始终坚持不让任何人接送,而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上学和下学都是如此。
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从事编辑类工作当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毛主席对于“女婿”的要求也只是平平淡淡的老诗人就可以,可喜的是李讷也经历过一段不太幸福的婚姻,而毛主席也在1976年9月9日,与世长辞,后来母亲也发生了变故。
本来是要跌入低谷的,但是李讷遇到了自己相守一生的男人,最终二人一起奋斗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时光。
结语
李讷和自己的丈夫王景清两人相伴到了晚年,腿脚也开始有一些不利索,但是李讷却始终保持着坐公交车的习惯,前往医院也是,丈夫王景清看到李讷难受的样子,便提议买一辆三轮车,除了省下一些坐公交车的费用,还可以拉着李讷去想去的地方转一转。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老板要送李讷车的一幕,李讷听到老板执意要送车便表示:“这些车有些不太适合我们,还有什么新款车吗”,老板果然被问住了,表示“没有了。”
最终夫妻二人对着老板说了声抱歉,谢过老板好意之后就走了,于是去了其他厂家,买下了一辆三轮车,王景清载着李讷就回到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