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辽宁本溪市28亿外包环卫除雪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和媒体的关注和争议。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据了解,本溪市在12月份经历了两次大雪,总降雪量达到了14.6毫米。
对于本溪市的市民来说,这样的降雪量并不罕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通常情况下,大雪过后市区的环卫工作人员会及时清理积雪,确保市民的出行顺畅。
然而,今年市民却发现,下了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并没有及时清扫。
据了解,本溪市区的道路大多是陡峭而狭窄的,如果不及时清除积雪,行人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
从实际情况来看,清雪不及时确实给本溪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困扰,汽车打滑,行人摔倒,随处可见。
然而,让市民们最生气的是在12月19日,当地发布了一条除雪通知。
通知要求本溪明山区的商户、物业小区在24小时内清除门前的积雪,否则将受到处罚。
看到这条通知,大部分本溪市民无法接受,他们直言:“马路都几天没清理积雪了,为什么不见追究责任呢?”
市民的话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本溪市已将除雪工作外包给了一家公司,结果却积雪并未得到清理,而这条清雪通知是让本地市民义务清扫,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还有可能因为24小时内未能清理干净而受到处罚。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本溪市民都觉得委屈。
因此,央媒央广网注意到此事并进行了报道。
随着央媒的报道,当地市民表示本溪市政院已经开始连夜清雪,这一事件很快登上了热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与此相关的更多信息也开始曝光。
据了解,2023年8月,以28亿元的价格,本溪市将主城区的环卫工作外包给了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除了清除积雪外,外包工作还包括建设转运站、公共厕所、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同时也包括道路清扫和垃圾处理等工作。
随着外包公司的名字被披露,网友和其他媒体开始对该公司进行深入调查。
根据调查,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于2020年9月成立,成立仅3年时间。
然而,该公司于今年8月中标了本溪市主城区环卫工作外包业务,中标金额超过1.18亿元。
负责本次除雪工作的供销环境科技(本溪)有限公司是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今年11月。
在这些信息曝光后,有网友质疑一家成立仅3年的公司如何能够获得28亿元的合同,背后可能存在一些内幕。
对于这个问题,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部的工作人员回应说“当时招投标流程都是正规的。”
既然都合规,那就应该拿钱办事,但是这家公司是如何清理本溪的积雪的呢?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他们出动了120多车次融雪剂布撒车,施放了超过2070吨融雪剂,使用了31辆推雪铲车、5辆大型滚刷车和10辆小型人工雪滚。此外,还雇佣了23台铲车、55台大型倾斗车和39台垃圾压缩车,派出了1950名环卫工人,共计清运了超过41300吨积雪。
从信息上看,清雪规模庞大,但本溪市民和环卫工人却有不同的说法。
很多本溪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在刚开始的除雪阶段,“几乎看不到多少除雪车辆,只有环卫工人在手工清雪。”
环卫工人王某透露“几乎没有机械设备,我们已经连续几天从早到晚加班,非常累。”
从本溪市民和环卫工人的反映来看,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面对大雪时准备不足,应对缓慢,经验不足等问题都有存在。
这家拿到那么多钱的大公司却没有把清雪这件事干好,本溪市民感到不满也就不奇怪了。
而对于沿街商户和企业未及时清雪要受处罚的通知,则让市民的不满转变成了愤怒。
目前,这事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央广网发布了报道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问:花了那么多钱,效果却令人不满,这钱花得值吗?
第二问:在花28亿外包之前,对该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了解?
第三问:在未经实践检验、未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一次性外包24年服务,是否过于草率?
第四问:降雪后,有关部门是否对环卫除雪起到统筹和督促作用?
截至发稿前,本溪方面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然而,就清除门前积雪的通知而言,本溪市明山区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已经做出了回应。
该负责人表示该通知是合理的,但可能措辞过于严厉,引发了部分市民的不满。
该负责人还表示沿街商户清除门前积雪已经实施了多年,通知只是对此进行了督促,并没有实际进行处罚。
对于外包公司没有清除干净积雪的问题,本溪方面也作出了回应,表示这是合作的第一年,需要时间来磨合合作关系。
目前,本溪市已经召开调度会议,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他们已经进行了反思和检讨。
本溪方面表示“第二场雪后的清理工作逐渐有所改善。”
俗话说“言之过甚不如其实”,希望下次大雪来临时,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经受住考验,确保本溪市民的冬季出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让本溪市民觉得这28亿花得值,才能让争议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