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我国开国元勋刘少奇被一群人押在天安门广场的高台上,他双手被反捆,两名士兵站在他的身后,周围乌泱泱的人群情绪高涨,高高举起双手,嘴里喊着叛徒、工贼。
而与此同时,在北京《红旗》编辑社中,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全社的中心办公室,一边阅读着“打倒反革命分子”的报纸,一边抚摸着手中的笔,仿佛这根笔就是他杀人的利器,然而事实也是如此。
他在位期间,制造过许多冤假错案,甚至还害得彭德怀将军冤死狱中,那么,如此罪魁祸首,为何能够在最后关头全身而退,甚至是安享晚年呢?
关锋本名周玉峰,山东庆云人,1944年抗战胜利的前夕,25岁的关峰接到上面的命令调动到山东,成为了渤海区教育科科长。
他的文章犀利且富有文采,发表在当时各个报纸上,经常受到党组织的表扬。
由于关锋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多的高级干部开始了解他,而他本人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高级干部康生,康生当时正是江青麾下的一名得力干将,也是后来动荡时期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党内权倾一方。
在多次交往后,关锋便傍上了康生这棵大树,欲为自己往后的政治道路结识人脉,经过康生的推荐,关锋于1956年正式被调往了北京,成为了中央政治研究工作室的一员。
中央政治研究工作室是干什么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智囊机构,也是一个理论权威机构,虽说职位不高,但位置却十分中心,经常能够直接接触到最高层,而与关锋一同在这里工作的,有毛主席的秘书陈伯达、田家英,还有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胡绳等人。
在此期间,关锋也依靠着自己优秀的文笔能力,写下了很多理论性文章,其中有许多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上。
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关锋被选进了《红旗》杂志社工作,专门撰写《思想理论动态》,供毛主席审阅,换句话说,关锋有了直接给毛主席展示自己能力机会。
而主席也是个爱惜人才的人,在多次阅读了关锋文章后,多次对他进行口头嘉奖,对关锋的文笔及理论功底十分欣赏。
此后不久,国内爆发了左倾运动。
关锋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自己此时应该寻找靠山以求自保且更上一步,于是他以笔代刀,替江青等反革命团体,做了不少宣传。
在他的笔下,我国国防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同志,被冤枉成反动派人物,受到了诋毁及迫害,除刘少奇同志,还有不少开国元勋遭到无妄之灾,同时,关锋也在一边对反革命团体溜须拍马,对反革命行动大写赞歌。
因此,关锋顺理成章的被江青为代表反革命团体所接纳,成为了他们的笔杆子。
但关锋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想要获得更高的位置,于是,关锋凭借着左右逢源的处世方式,更是得到了林彪与江青两大集团的信任。
彼时,关锋的权势名望已经到达了顶峰。
在动荡期间,关锋混得风生水起。在他陷害完刘少奇和彭德怀之后,竟然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军队,而这一举动,也把他就此拉入万劫不复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