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1994年春节,河南新县一位叫高定新的家里特别热闹,原来是他的岳父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看望女儿,话说高定新的妻子原是湖北红安县人,和高定新婚后就定居在了河南新县,由于路途遥远便很少回娘家了,所以如今高定新的岳父来到家里,他的妻子自是高兴至极,夫妻两人对这位老父亲更是盛情款待。

几杯烈酒下肚,翁婿俩更是聊得热火朝天,而岳父不经意间又聊起了岳父老家红安县的那些老革命的英勇故事,湖北省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虽说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可是就在1995年的授衔仪式上,便有223位将军是出自湖北红安县,其中更有6为上将,而且就连家喻户晓的董必武和李先念这两位前国家主席也是红安县人,可以说红安县人民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牺牲。

早在战争年间,在红安县那里曾有一处红军墓地,里面埋葬着73位红军烈士遗体,可这并不是国家为他们建造的,只是当时为了纪念熊家咀一战牺牲的战士而被村民随地安葬的,最初的时候建造者还特意为他们每人都立了一块木质的简易墓碑,可是随着年久失修,再加上无人照看和管理,因此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这个墓地也就基本上荒废了,不仅墓碑早已损坏,而且整个墓地也都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就在这个时候村子有一位叫姜能山的83岁退休老党员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这些英烈们曾为和平抛头颅洒热血,所以如今的他们不应该被如此对待,所以便站了出来,开始义无反顾的决心守护这片墓地,不仅开始义务当起了此地的守墓人,而且时常还会到墓地进行巡查,甚至还不惜自掏腰包为这个墓地进行修葺,为那些烈士们重新立起了墓碑,而随着老人的默默守护和辛苦付出,曾经那个破旧不堪的陵园如今已经初有了雏形,看着在自己手下焕然一新的烈士陵园,姜能山老人也是深感欣慰,更加努力的为这个陵园的恢复而努力着。

可是怎奈自己已经年老,能力更是有限,所以在姜能山老人独自的管理之下陵园的重建工作仍旧是没有太大的进展,直到2011年,在村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之下,政府终于对此事重视了起来,不仅出资把整个陵园重新翻修了一遍,而且还决定要在每座坟前给立上一块大理石的墓碑,可就在这个时候,大家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因为年代实在是太过于久远,大多数烈士之前的墓碑都已经丢失,所以如今能够确定准确姓名和身份的也就没有几个人了,最终无奈的众人只能给剩余的那些烈士们立上了一块无名碑。

说到这里,高定新的岳父便立即激动起来,硬是要给女婿继续讲那几名为数不多的已经被确定名字的英雄故事,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岳父接下来的话却让高定新顿时大吃一惊,只听岳父说道几个人中有个叫高德福的人当年曾是一名营长,也在熊家咀一战中不幸牺牲喽,听到这里,当时的高定新顿时觉得脑袋嗡嗡直响,自己的“细爷爷”不正是也叫高德福吗,而且也是那个年代参加红军的,这两者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

想到这里的高定新哪里还有心思吃饭呀,赶紧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亲,而随着高定新父亲的到来,岳父才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高定新爷爷的亲弟弟名字就叫做高德福,也就是高定新的“细爷爷”,1929年的时候参加了革命,家人本想着一年半载的高德福就会回来,可是一晃三年过去了,也都没有受到高德福的任何消息,直到1932年,高定新的爷爷高德焱终于打探到了弟弟高德福的消息,不过不幸的是他已经在战场上受伤,当时就在湖北红安县的一个村子里疗养,可是当高德焱一众人千辛万苦找到地方的时候,却并没有打听到关于弟弟的任何消息,在加上当时的蒋介石强烈镇压共产党的势力,所以就不敢过多耽搁,只能无奈返回河南老家,虽然之后的高德焱仍旧是多方打听弟弟高德福的消息,可是直到临终,也都找到,最终只能抱着遗憾离世。

而高定新的爷爷在临终时仍旧是对弟弟高德福的事情念念不忘,所以便把继续寻找弟弟遗愿留给了高定新的父亲高厚学,可是无奈时间过去太久,高厚学直到如今依旧也是一无所获,所以如今高定新在听到岳父提起高德福这个名字的时候,才会这么大的反应,他深知寻找“细爷爷”是爷爷临终的唯一遗愿,所以如今在得知高德福的消息之后,便决定要和岳父亲自到他家乡的那个烈士陵园一探究竟,万一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细爷爷呢,终于就能告慰自己爷爷的在天之灵了呀!

很快高定新父子便随着他的岳父来到了红安县熊家咀村,并在岳父的带领之下来到了老人口中的烈士陵园,找到了姜能山老人,而从老人口中,高定新父子也终于能够确定了他们口中的这个高德福就是自己的细爷爷,原来早在1931年,高德福所在的红军队伍在熊家咀杨叉山一带不幸遭到敌人的伏击,最终在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兵力之下,我方终是寡不敌众,全军覆灭,而当时的高德福作为军队的已经营长,更是身先士卒受了重伤,本来已经被成功送至了战地医院,而且经过救治已经脱离了危险,可是怎奈当时生活环境太差,不久之后伤口受了感染,虽然医生极力救治,可是最终仍旧是没能够挽回高德福的性命,最终便把他和当时在熊家咀一战中牺牲的全部七十三位烈士就地埋葬在了当地。

其实当时负责遗体埋葬的村民也曾想过让这些烈士们魂归故里,可当时的他们都是在战争中突然牺牲的,所以也就根本没有时间留下自己的详细资料,所以一番寻找下来,村民们也是没有任何收获,最终也只能就地掩埋了,不过好在当时有人打听到了高德福老家是河南的,可是后来再有人到河南寻找消息的时候,也就再也没了音讯,所以直到如今,当年在战争中牺牲的一众烈士仍旧是被留在了这里,并且还多亏了如今的这位姜能山老人,烈士们的陵园也才能得到重建,而高定新他们父子也才有幸找到失散了将近六十年的细爷爷。

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高定新父子俩更是打从心眼里感激老人,更是提出了要出资感谢老人家的提议,不过最终却被姜能山老人给婉拒了,并且说道他也是曾经的红军烈士之后,而自己做这些也都是自愿的,原来当年的黄麻起义事件也发生在红安县,而姜能山老人的父亲姜德善也是一位热血男儿,当年更是毫不犹豫的感应国家号召,加入了红军队伍,想要为革命出一份力,而当时姜能山的母亲已经怀有身孕,并且转眼间毅然到了即将分娩的日子,就在她满心欢喜的等待丈夫归家陪伴的手,一个噩耗传了回来,姜德善在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自此姜能山便也就成为了一名红军烈士的遗腹子。

姜能山的母亲独自一人好不容易的把他拉扯长大,更是经常给他讲父亲的故事,所以从小的姜能山便对红军战士有一种独有的感情,所以在当他得知曾经的烈士陵园由于无人看管而日渐破落的时候,便决心要站出来,为曾经的那些烈士们重修陵园,让他们能够得到世人的尊敬,而姜能山老人也是说到做到,不仅自己掏钱将墓地修葺了一番,而且还在自己退休之后专职做起了这个陵园的守墓人。

对于姜能山老人的做法,高定新父子俩感动至极,老人心中怀有如此大爱,自己真实深感不如啊,原来在他们来红安县之前,便已经给家里人商量好了对策,如若这个了老人真的就是自己的细爷爷,那么他们势必要把老人的墓迁回河南老家的,可是如今受到了姜能山老人的感染,他们也改变了想法,或许让自己的细爷爷继续和他那些战友们呆在一起,才是对先烈们更好的尊敬吧!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