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世人皆知,张玉凤、周小舟、田家英等人,都曾当过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秘书。在他们之中,毛主席最器重的当属周小舟和田家英两人了,但这两人的最终结局却令人无比痛心……
01、在广州吞服安眠药的周小舟
周小舟,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学生时期就出任中共北平临委宣传部部长了,并在24岁时,就和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先生一起,作为年轻的中共谈判代表,在与国民党的南京谈判中,初露锋芒。
1936年秋,周小舟去延安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南京谈判的始末,毛主席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从此以后,周小舟就成了毛主席毛泽东同志的秘书。
在延安时,毛主席十分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即使是已经成篇的文章,还是随时征询部属的意见。
周小舟面对毛主席的垂询,一点顾虑也没有,每次都会畅所欲言,甚至大胆修改,提出自己的观点。毛主席也很重视他的意见,有时还整段采纳他的修改文字。
抗战时期,为了打通去苏联的通道,毛主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决定派周小舟作为八路军代表,去新疆做盛世才的统战工作。
后来,毛主席为了争取阎锡山联合抗日,也曾派周小舟作为他的个人代表,去山西宣传我党的一贯主张。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小舟被选为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周小舟如实地反映了湖南的实际情况,坦率地请求党纠正一切不合国情民意的东西,被错误地打倒了,撤销了他省委第一书记职务,下放到湖南省浏阳县大瑶公社,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
1962年,周小舟被调到广州任中南科学院副院长。随着那场运动的愈演愈烈,他受到了到林彪和“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于1966年12月26日,在广州吞服安眠药自杀,含恨逝世。
02、在中南海自杀的田家英
1956年9月15日,毛主席在中共“八大”开幕式上致“开幕词”,受到全场热烈欢迎。休息时,一些代表 走到毛主席面前,赞扬开幕词写得简短有力,鼓舞人 心。毛主席听后开怀大笑,并以赞赏的口气对代表们说:“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叫田家英,是我的秘书。”
田家英从1948年8月开始任毛泽东的秘书,先后 又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等要职。
不仅如此,田家英还参与了第一部《宪法》及《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等重要文献、文件的起草工作;又是《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的编辑者。还兼任《红旗》杂志常务编辑、中共党史编委会委员等职。
然而,每当人们得知以上著作都有田家英参与编辑时,都猜测他是出身名校的高材生,但殊不知,他并没有什么文凭与学历,完全依靠刻苦勤奋得到了毛泽东的欣赏与社会的承认。
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1月生于成都,自幼失去父母,在中学阶段即因生活所迫而辍学,靠卖文为生。
1936年至1937年,他以田家英的笔名发表了很多文章,并一生以“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为座右铭。他在担任了毛泽东的秘书后,更“爱书爱字不爱名”。
田家英在任职期间, 一直在尽可能范围内抵制极 左思潮的种种错误。如“七千人大会”后,在刘少奇、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田家英经过广泛、认真地调查后,向毛主席提出包产到户的建议,同时起草《恢复农业的十大政策》,提出了“包产到户”在内的多种经营的方针。
但不久后,党内凡主张包产到户的同志都受到错误批评,田家英被迫作了检查。但他始终没有说出刘少奇委托他向毛主席建议的事,也没有把责任推到下面调查的同志。
在“批判《海瑞罢官》”一事中,毛主席让田家英阅读《海瑞罢官》剧本,然后提出看法。田家英看过之后, 对毛主席说:“我看不出有什么阴谋,如果硬说这个剧本有阴谋而展开批判,那么以后就没有人敢研究历史,敢写历史剧本了。”
1965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同陈伯达、田家英等人谈话时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
在那场风暴中,田家英为了缩小运动的打击面,保护可能被伤害的同志,在整理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中的讲话稿时,他毅然删去讲话中涉及彭德怀的内容,还删去了毛主席表扬姚文元、关锋、戚本禹的一段话,这便成了他“篡改毛主席著作”罪名的由来,也因此激怒了陈伯达和江青等人。
田家英对毛主席始终是敬仰和尊重的,同时由于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原因,对毛主席的缺点看 得也比一般人更清楚。他曾殷切希望毛主席能摆脱一些日常事务,潜心于理论研究,著书立说,指导党的工作。
在庐山会议召开前夕,田家英就曾说过:“如果允许他离开中南海,他想给毛泽东提三条意见,其中一条是主席听不得批评意见;还有一条是不要百年之后遭人议论……”
田家英这番话,无疑于敲响了自己的丧钟,有人以此在庐山会议上紧抓住他不放,令他成了众矢之的。
后来,毛泽东在一个发言材料上批道:“这是挑拨!秀才还是我们的!”这一批示暂时保护了田家英。
毛主席暂时地保护,也只能是暂时的。
1966年5月22日下午,田家英被迫停职检查,收回全部文件,并勒令他23日“滚出”中南海。
23日上午,田家英悲愤交集,弃世于中南海,时年四十四岁并留下遗言:“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相信不会冤沉海底。”
作为毛主席的秘书,周小舟和田家英都是品德出众,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在那些特殊时期所展现出来的大义凛然和英勇无畏,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效仿,他们的故事永远都闪烁着正义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