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10月6日晚上的那个绝密行动,确实是由叶、华、汪三人决策执行的,但是在筹划如何粉碎“四人帮”的问题上,不少人都参与其中,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建议。
在毛主席的治丧初期,粉碎“四人帮”的行动就已经开始——叶帅、汪东兴等人在统一意见。这年9月21日,聂帅从城里派杨成武,转告玉泉山的叶帅,或者说向叶帅表态:“四人帮”的问题,一定要设法解决,请你赶快拿主意,早点下决心。
叶帅告诉杨成武:“我考虑的跟聂帅一样,你回去告诉他,请他放心。”之后的一段时间,叶帅通过跟一些老干部的交流,对于解决“四人帮”,心里有了点底,但具体该怎么去解决,还要经过更多、更缜密的思考。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其实关于“四人帮”的问题,毛主席所点出的“接班人”,早有想法。在王洪文背着所有人,另设“中办厅值班室”的时候,“接班人”就完全忍不了了。“接班人”与李先念秘密谈话,称:“同‘四人帮’的斗争不可避免,是时候解决了。”
李先念受人所托,前去会见叶帅,请求叶帅的意见。“接班人”开始逐步筛选“可靠、可用之人”。9月16日这天,他召集李先念、吴德、纪登奎、陈永贵等人开会。开会期间,他突然提问:“毛主席提出的‘四人帮’问题,怎么解决?”
这些人都是他初步判定为,对“四人帮”反感的人。他问出怎么解决时,全场鸦雀无声,唯有纪登奎接话:“对这几个人,恐怕还是要区别对待。”此后,再没人说话。毕竟这是个高度敏感的话题,不能再深谈下去。不说话,也是种表态,起码没表示反对。而所谓的“区别对待”,即不一网打尽。
这让他对纪登奎有意见,在后续的商讨和行动将其排除在外。此次谈话也不是没有收获,开完会后没人向“四人帮”通风报信;他的心里有了底,明白了其他人的态度,明白了“四人帮”在上层是孤立的。
当时就解决“四人帮”的手段商讨,得出两种方案,一是开大会解决(变相的区别对待,必然出现的区别对待),二是强制解决。“接班人”是倾向于更温和的第一种手段。9月26日晚,在小礼堂看完一场电影后,他将李先念和吴德留下,在礼堂后面的小会议室开会。
李、吴二人都支持他解决,但在解决手段上,产生了分歧。吴德认为“开会己方占多数”,采取这种方法更好;但李先念不赞成,他问了吴德一个问题:“赫鲁晓夫是怎么上台的?”吴德瞬间被点醒,好险差点出事。
“接班人”曾就以开大会解决“四人帮”问题,跟叶帅交换过意见;叶帅认为用正常手段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这已经完全超过了正常斗争范围。聂帅跟叶帅的想法一致,他派出杨成武转达自己的意见:“采取断然措施解决。”
正是因为有叶帅、聂帅和李先念的一致看法,才让“四人帮”问题,得以干脆利落、轻描淡写的解决。叶帅看得十分清楚:“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