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造城”从未停歇。这不,新一轮的规划又来了。
最近,广州多区不约而同地展示它们下一轮城市规划的宏大蓝图:
海珠琶洲东区近期高调开展规划竞标,要打造国际超级总部;
白云罗冲围片区,信誓旦旦表示要打造成为广州的第二个珠江新城;
黄埔推出新地块,拟建高铁新城;
荔湾白鹅潭的东沙片区要建国际商贸港……
一个个“大饼”画得又大又圆,谁能实现?这当中谁会是楼市的下一波暴击机会?
湾区新岸(罗冲围)片区
论造概念,这些年白云远远跑输广州多区。
海珠提出打造”一区一谷一圈”,其中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已成价值第一梯队;
天河在珠江新城之后,继续打造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
黄埔除了科学城,临港经济区、知识城近几年发展已卓有成效;
番禺打造的亚运城、万博CBD已趋近成熟,国际创新城、莲花湾片区、南站片区在快速崛起……
反观白云,这么多年依然停留在“白云新城”的荣光之中,最近几年才后知后觉,祭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作为广州面积最大的区,白云显然做得还远远不够。而直至现在,白云“大农村”、“产业低端”的印象依旧牢不可破。
白云亟需顺应趋势,迎头赶上。
这一次,白云官方圈定了罗冲围片区。
近期,官方正式发文,要把这里打造成为广州第二珠江新城!!口气不可谓不大。
诺大的白云,为什么独独选中罗冲围?
有几方面因素:
其一,罗冲围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其南边是白鹅潭商务区,北边则是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西边是珠江西航道,东边则是全中国最大的火车站——白云站。
其二,这里有着“做地”机遇。
罗冲围片区是广州首批4个重点片区做地试点项目之一,在新模式下,旧改有望率先破局,推动片区产业升级。
其三,有华为这个“领头羊”带头,可大大加速高端创新产业要素资源汇聚。
华为研发中心,聚焦智能汽车、云计算及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落地于罗冲围,明年便可投入使用。
白云官方亟需扳回一城,打造新的概念无可厚非,不过这一次,“第二个珠江新城”的目标是否高了点?
罗冲围本身新兴产业基础薄弱,是广州著名的副食品集散地,周边是服装皮具业,产业低端。想要脱胎换骨,难度不小。
要知道,珠江新城从一纸规划发展到现在,可是经历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当下罗冲围似乎还没到白云官方把筹码压上的地步。
北边就有白云数字科技城,与罗冲围在产业布局上有所重叠,未来或不可避免互相掐架,实力也会被分流。
当然,这次官方点名,自然是一个不小机遇。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整个罗冲围片区是价值会进一步跃升。
琶洲东区
琶洲,是广州黄金三角之一,开发分为了“三步走”。
处在琶洲核心的中区,是最早开发的区域,目前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城市界面新净,商业等配套。
琶洲西区,定位为总部经济区这几年在努力建设中,当下开始逐步进入兑现期。
片区超三十多个重点项目,目前已有近一半完成交付,各大总部开始陆续进驻,城市天际线已几乎形成。
琶洲西区 图源:中国广州发布
随着中区、需求开发步入尾声,东区的开发开始步入日程。
近日,琶洲东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挂网启动。
根据规划,琶洲东区将打造起超级总部集聚区。
相比“第二个珠江新城”,琶洲东区定下的目标似乎更实际一些。
一方面,琶洲西区、中区开发成果有目共睹,朱玉在前,东区完全可向它们看齐;
另一方面,琶洲东区是中心区域鲜少的待开发区域,打造总部区合情合理,也有这般实力。
不过,当下东区和中区、西区差距明显差距。
目前整个片区城市面貌稍原始,主要创意园、古村落和农田为主,人烟稀少。
当然,官方的规划是超前的。
东区岛尖处未来会是总部经济最聚集的区域。而在该区域附近,官方已提前规划有地铁站——新洲站,未来将有3条线路经过于此(8号线东延段、3号线及佛穗莞城际)。
可见,官方对于该土地的眷顾。
琶洲西区2015年拍出第一开商用地,至今已过8年时间,而琶洲西区完全进入兑现期,还需两三年时间。
琶洲东区这块大饼自然香,不过,从播下种子到收割,相信至少也还要10年时间。
黄埔高铁新城
知识城之后,黄埔已无牌可出?
非也。黄埔端出热气腾腾的“饼”——高铁新城。
最近,位于黄埔高铁站旁的第一宗地块要出让,为此官方还特意取消了地价上限,让人不得不联想,高铁新城的规划要从纸面走向地面了。
黄埔高铁新城规划范围
高铁新城,简单来说就是以高铁站作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在高铁时代下,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新模式。
此前确定黄埔站高铁黄埔体育中心东侧,于是乎黄埔官方将计就计,要把这里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这个大饼,吃得下吗?
在我看来,黄埔站终究弱了点,其不过是广州五个高铁辅助站之一,论能量肯定比不上广州南站、白云站的。
要知道,广州南站,可是华南最大高铁枢纽,但发展多年,谈及广州南站商务区仍是一片叹息。
事实上,高铁时代很多城市都似抓到救命稻草般大兴土木大搞高铁新城。但能成功的寥寥无几。
不过,如果从其他角度看,这个全新概念区依然值得期待。
产业方面,这里早已有基础,两翼分别临近黄埔科学园和CBD数字产业区。
交通方面,得益于黄埔站,老黄埔将正式进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区位上来看,离鱼珠、国际金融城等近,底线摆在那,未来价值肯定不会低。
黄埔贵为广州产业一哥,当下还没有一个像样的CBD,官方规划的沿江CBD,未来离这里都不远。
都说广州发展一路向东,国际金融城后,这里确实也是开发的下一站了。
国际商贸港
白鹅潭,蹉跎十多年光阴,这两年终于争气起来。这两年,旧改、城建、产业、商业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白鹅潭中心商务区,还在加速成型。
最新消息,东沙片区将打造成国际商贸港,将建设247米的总部新地标。
片区规划图
事实上,片区这两年变化还是有目共睹的,官方早已动起来。
随着广州幸福湾、广船旧改等项目集中开发、健康方舟、星河cocopark等建成营运,片区城市面貌已大幅焕新。
再过两年,随着10号线、11号线、22号线的开通,片区的交通条件还将大幅改善。
比起前面的“大饼”,这里潜力的释放或许会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