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现代戏剧作品,为京剧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以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为原型创作的京剧《奇袭白虎团》就是典型,它在1963年被重新改编后大获成功,在很短时间里便风靡全国,收获了无数的赞誉。
据悉,毛主席对这部作品非常喜爱,在首次观看后对其赞不绝。
不仅如此,他还对戏剧主角的原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意派人问询了战斗英雄杨育才的现状,只是传回的消息却让他颇为不满。
原来,此时的杨育才在部队的职位一直“停滞不前”,还是11年前的副连长。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阻碍了杨育才的进步?他后来的发展又是否有所改变?
杨育才
毛主席询问戏剧原型
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1963年,山东省举行了大型的现代剧汇演,重新编排之后的《奇袭白虎团》在此次汇演上获得了满堂彩。
随后,这部京剧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最后在1964年被邀请到北京演。
据悉,《奇袭白虎团》在北京的演出大获成功,几乎场场爆满,还获得了党中央很多领导的认可。
比如酷爱戏剧的毛主席就在当年的8月观看了《奇袭白虎团》,他对这部优秀的剧集评价极高,赞誉其剧情精彩绝伦、表演声情并茂,还专门去后台接见了剧组的演职人员。
毛主席
回到住所之后,毛主席依然对《奇袭白虎团》念念不忘,特意询问身边人这部剧是否有原型。肖华上将对此非常熟悉,第一时间表示原型就是杨育才,还提醒主席曾经接见过他。
在肖华将军提醒之后,毛主席也想起了这段往事,表示对这个质朴的士兵确实有点儿印象。原来杨育才曾在抗美援朝结束后获得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和表彰,还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
这下子毛主席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起来,他很想知道杨育的现状如何,在哪个部队服役。
于是第二天,毛主席便吩咐工作人员去查一查杨育才的情况,后者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杨育才的档案。
杨育才
原来这个曾经的“一级战斗英雄”如今在济南军区工作,正负责部队的新兵训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杨育才的职位11年来始终都没有变过,还是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副连长。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收集到的信息做了汇报,而毛主席听完之后却皱起了眉头,这个情况显然在他的预料之外。
按理来说,类似杨育才这样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战士应该晋升很快,最起码不能原地踏步。
因此,百思不得其解的毛主席随后又吩咐工作人员去进行了深入地了解。在询问了军区的多位领导之后,毛主席终于捋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整件事背后的真正原因,就需要从杨育才的经历开始说起。
杨育才
突袭白虎团、立下大功
1949年4月,杨育才正式脱离国民党军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进入部队后训练非常刻苦,赢得了战友和部队领导的一致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他行动迅速、耐力极强的优点也逐渐体现出来,被战友们送上“飞毛腿”的外号。
凭借在部队的优秀表现和极高的思想觉悟,杨育才参军仅一年,便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6月,杨育才随部队进入朝鲜。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杨育才多次完成重要且艰巨的侦察任务,为部队的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1953年6月时,杨育才已经升任为侦察排排长。
杨育才
这个时候,抗美援朝已经进入尾声,中美两方基本达成了和平停战意向。
不过一个人却因此惶恐不安,他就是韩国总统李承晚,这位傀儡领袖并不想让美军离开朝鲜。
为此,他多方阻挠和平谈判,在“战俘放归”问题上出尔反尔,引发了我军的强烈不满。为了彻底击垮李承晚,在和谈中掌握主动,人民志愿军于7月发动金城反击战。
而大名鼎鼎的“奇袭白虎团”之战就是金城战役的序幕之一,负责此战侦察攻坚工作的正是杨育才所在的连队。
战场
到这个重要的任务后,杨育才第一时间将士兵聚集起来,商讨作战计划。在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之后,他们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方略,随后便按照方略开启了侦查工作。
1953年7月13日晚,杨育才带着麾下12名士兵向白虎团团部进发。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队伍中一个人伪装成“美军顾问”,其余人则扮作护送顾问的军队。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美军顾问”在联合国军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轻易不会被盘查;另一方面,当时战场上护送“美军顾问”的小队有很多,杨育才等人极易混入其中。
杨育才
不过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联合国军为了防止出现被志愿军侦察兵渗透的情况,制定了严密的通行口令。想要通过一些重要哨卡,必须对上口令,否则会被立刻逮捕。
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中,杨育才等人一直小心留意,试图寻找落单的韩国士兵。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很快就抓到了一名敌军的侦察士兵,并从对方口中获得了正确的口令。有了口令相助,杨育才等人顺利通过了敌军的游动哨,深入到韩军腹地。
凭借出色的伪装技术,杨育才一行人成功摸到了“白虎团”团部所在地。然而,刚到了白虎团驻地,他们就发现敌军正在慌忙地往车上搬东西,显然要准备撤离。
杨育才
此时白虎团驻地还有不少敌军,在数量上远胜于杨育才一行的13人,按理说应该选择不断牵制。但杨育才却认为机会难得,如果选择牵制,很有可能放跑敌军的核心人员;而且考虑到对方此时已经乱了阵脚,以少胜多的可能性很大。
杨育才和队员们短暂商议之后,选择了直接开火。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韩国军队此时已经士气沦丧,在深夜遭遇志愿军袭击后,几乎没怎么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很快便乱作一团。
就这样,杨育才和12名队员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便拿下了白虎团的团部。不仅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还缴获了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军旗。
此战杨育才所部仅付出了一人轻伤的代价,便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战斗结束后,杨育才被志愿军军队记特等功,还在1954年获得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并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
杨育才等人
11年后迎来转机
既然杨育才的功劳没有问题,又获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赏,那为什么他在济南军区却一直未获得提升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是因为杨育才的资历较浅,他是1949年4月才加入人民军队的。而其所在的济南军区有很多抗战时期、甚至红军时期就加入革命队伍的老战士。
和这些人相比,杨育才在军龄和党龄上都存在不足,因此在晋升体系中被排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
根据军区领导的回应,按照他们内部的规划,再过一段时间杨育才就可以获得晋升了。
杨育才
其次,相较于其他战士而言,杨育才的“成分”稍微差了些。在加入我军之前,杨育才曾经是阎锡山麾下的士兵,虽然是因为抓壮丁被迫加入的,但毕竟有过长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的历史。
在履历、功劳相同的情况下,军区在进行人员晋升安排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一直在解放军服役的战士。
在了解到详细的信息之后,毛主席表示不能因为过去走过一些弯路而影响对杨育才的评价,毕竟他当年也不是自愿加入军阀的。
而且杨育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证明了他是个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理应给予其更好的待遇。
杨育才等
随后,肖华将军向济南军区传达了毛主席对杨育才的评价,军区方面表示将积极调整对杨育才的晋升安排。
据悉,对于11年都未曾获得晋升这件事,杨育才本人非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努力做好新兵的训练。
事实上,他从来也没有因为立下大功就引以为傲,反而一直低调地在基层服役。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转业的打算。因为按照部队的规定,像他这个年纪的副连长,已经可以考虑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让杨育才没想到的是,很快他就迎来了军区的命令,从副连长提升为营长。
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职务一路水涨船高,从营长到团长再到师副参谋长,最后以副师长的高位关荣退休。在此期间,杨育才还有幸入选了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杨育才等
结论
总而言之,杨育才是一位非常纯粹、非常优秀的军人,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奋勇杀敌,率领12名士兵完成了“奇袭白虎团”的壮举;
而且他战后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在基层一待就是11年,哪怕过程中未获得任何晋升,也甘之若饴,努力做好部队交给他的任务。
参考资料
《战斗英雄 第1卷》——新华出版社
《 副排长杨育才率侦察班奇袭"白虎团"》——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