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六做2事,一年好运来”,在正月初六,这两件事别忘了
过年期间,民间有诸多忌讳,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一直要到过了正月初五破五节,年算是过完了,避讳可破。这时假期也即将结束,人们要收拾一下吃喝玩乐懒散的心情,准备要恢复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去了。
按照传统习俗来说,过了破五就到了年初六,过年期间的禁忌可破,2件事要做了。一是送“穷鬼”,二是“外出”。
一、送“穷鬼”
“送穷”习俗的由来
无论是根据唐代流传下来的“高阳氏子瘦约”之说,还是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之说,他们两个人并非是穷的穿不起衣服吃不上了,而是喜欢穿破烂的衣物,喜欢喝稀饭,后来他们就这样衣不蔽体的分别都死在正月的晦日。这就是民间送穷的出处!
他们的生前的生活习性是“穷子”模样,就是民间“送穷”习俗的来源。毕竟,谁也不愿意像穷子那般穿得破破烂烂喝稀饭,富足安康美好的生活才是人们主流的追求目标!
到底啥时候“送穷”
有些人说是正月初三送穷,有的人说是正月初六送穷,那么,到底是啥时候送穷准确呢?
关于送穷的日期,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民间流传着几种说法。说法一是根据《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记载,穷子是在正月晦日死的,所以应在正月二十九晦日送穷。
说法二是在《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有记载,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目前北京地区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而根据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关于送穷的记载,是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为准。
故此,很多朋友因为送穷的日期不同,产生了疑问,怎么过年这几天天天有说“送穷”的?
其实都没有错,只是因为每个地方根据流传下来的习俗,送穷的日子各不相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期间进行。
送穷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在辞旧迎新的正月里,把一切不好不如意的东西都送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根据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送穷的方法大同小异,如今都是把家里的污秽杂物、破衣烂衫等垃圾扫地出门,丢到垃圾堆或者垃圾桶里,就算是送穷了,正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
如果家里有堆肥,或者厕所需要清理,还得把积肥、厕所都清理干净,在田间地头弄成堆肥,表示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事宜了,又称“挹肥”。
二、“外出”
古时人们外出远门是要看黄历的,就好比今天人们婚丧嫁娶要择日,需要看一个黄道吉日,图一个大吉大利。流传至今民间还有“三六九,朝外走”的说法,意思是说在农历月,带有三六九的日子,适合外出远行。
因为大年初六是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过了破五百无禁忌,有六六大顺之意,是店铺大开张的好日子日子,所以正月初六是一个外出做生意的好日子。
这天无论是开门做生意也好,出门求财求学业也罢,都象征着今年的生意和学业会红红火火,大吉大利,一顺百顺,顺顺利利的。
当然了,这个时候如果天气晴好暖和,也是出门探春踏春的好日子。人们过年期间,吃好喝好活动量又比较少,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选择在这样的好日子出去转转,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顺便消消食,锻炼锻炼身体,也都是有益的一件事。
年初六,春节基本算是过完了,在新的一年里,把屋里屋外所有的污秽之物和垃圾彻底打扫干净,处理好,把“穷”送走,创造一个宜居的家园,住着舒心,有益于全家幸福安康。也不能再像过年一样在家躺着啦,财在路上,该干嘛干嘛,出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