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立陶宛的关系闹到这一步,中国的耐心已经耗尽。这两天,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对外表示:关于中国暂停对立陶宛的签证发放,已经向中国外长王毅发出询问,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回应。
国与国之间,暂停正常发放签证,属于关系降到谷底的行为,相当于是限制了两国的正常接触。2021年,中国就把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但当时也并没有停止旅游签证的发放。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兰茨贝尔吉斯说的联系了王毅是否属实。但就算王毅外长真的没回应他们,他们自己也应该知道原因。
就在今年1月底,立陶宛国会代表团又一次不顾中国大陆的反对,派代表窜台。这次代表团里既有执政党高层,又有在野的三位副议长,被称为“豪华阵容”。蔡英文当局自然很高兴,因为这是自中国台湾省选举结束后,第一个过去的立陶宛议员团。自这件事后,立陶宛方就发现情况不妙:大陆停止对该国的签证发放。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国家现在的态度。按理来说,中国出手已经数日了,立陶宛也叫了这么多天,欧盟国家那边好歹应该有点动静,但奇怪的是这次欧盟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为何会这样?
说到底,欧盟现在已经不想掺和立陶宛与中国之间的纠纷了。
2021年12月份的时候,立陶宛就发现中国海关把他们从系统中移除了,两国贸易直接受到影响。立陶宛当时就慌了,找到欧盟,希望对方出面主持公道。而后,欧盟拿WTO规则来说事,为了力挺立陶宛,还扬言要把中国告到WTO。
结果,到了今年1月底,欧盟自己又表示:因为技术原因,暂停针对“中国经济胁迫立陶宛”一事发起的WTO争端。也就是说,告到一半,欧盟自己不想告了。这下子,立陶宛高层算是彻底明白了:欧盟是真不想管他们了。
欧盟这种态度的转变,其实早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一方面,立陶宛在欧盟组织里影响并不大,犯不着为了他们费这么大劲;另一方面,正如中国此前反复强调的,我们对立陶宛的所有行为,全部符合WTO规则,欧盟也知道这一点。
经济的事,欧盟管不了;签证这类外交事务,欧盟自然也懒得管。没办法,立陶宛现在只能自己联系中国外交部。然而,现在主动权在中国手上,中国完全可以不理会他们。毕竟,就立陶宛这样的经济体量,对我们的影响几乎没有。
还记得去年12月份,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指责其外交部长,劝其不要发表涉台不当言论时,曾提醒对方:“中国是一个记性很好的大国,挪威花了8年时间来修复与中方的关系。”
瑙塞达的话说得倒是没错。中国确实是一个记性很好的国家,立陶宛的所作所为,不会没有代价。如果他们真的想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就该先从自身找原因,不然后面还有得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