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贸易数据,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总量突破2000亿美元!
近年来,中俄两国的贸易额持续攀升,屡屡创下记录,涨势强劲,可见两国关系之密切。
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2000亿美元绝非上限,中俄贸易仍有未被发掘的潜力。
那么,中俄贸易为何能够持续增长?中国与俄罗斯在交易什么产品?中俄贸易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咱们不妨从中俄的贸易历史说起。
中俄贸易历史
在贸易方面,中国与俄罗斯是毋庸置疑的“老朋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外交关系,并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早在1992年3月5日,两国便签署了贸易与经济关系协定,从法律意义上,成为了对方的贸易伙伴。四年后,两国又通过《中俄联合声明》,实现了经贸关系的全面升级。
同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主动提出,要在20世纪末期,将中俄的双边贸易总额,提升至200亿美元。可见,中俄贸易备受关注,从最开始便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双向奔赴”。
进入新世纪后,两国的合作再度加强。
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为两国的关系找到了三个关键词:全面、平等与信任。
为此,两国又拟定了一份《睦邻、友好与合作条约》。在往后的多年时间里,双方始终践行着条约准则,助推双边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时间来到2012年,这一年,《中俄联合声明》诞生,中俄两国的贸易有了新目标。
声明中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扩大中俄贸易规模,将贸易总量提升至1000亿美元。2014年年底,两国贸易总额锁定在952.7亿美元,距离目标仅仅一步之遥。尽管略有遗憾,但数字上的差值,依旧无法抹去两国的贸易成就。
比如,光是2013年,中国与俄罗斯便共同实施了超过60个双边经济项目,在“一带一路”的整体规划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两国更是签署了35份协议,涵盖了能源、交通、农业、银行等多个领域。
没过多久,中俄两国之间的海洋运输网络,也慢慢搭建起来,两国在货币结算体系上,更是实现了突破,不断扩大本币结算的范围,为贸易扫清了壁垒。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中俄贸易急剧攀升,相较于2016年,同比增长20.8%。
从2019年年初开始,中俄双边贸易首次出现了两位数增长,贸易总额也达到了1107亿美元,令世界赞叹。
然而,这仅仅是奇迹的开始,2023年刚刚过去,中俄便联手交上了一份让人惊叹的贸易答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如今,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究竟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呢?
首次突破
今年年初,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展现了中俄贸易最真实的发展情况。
2023年,两国贸易总额飞速增长,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暴涨至2401亿美元,一举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且超额完成任务。
按照原本的规划,这项任务本该在2024年完成。没想到,相比2022年,中俄贸易总量增长了26.3%,一鼓作气实现了飞跃。
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与俄罗斯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从1000亿到2000亿的突破,如此成绩,足以令世界刮目相看。
凭借着2401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俄罗斯一口气超越了越南、澳大利亚与德国,成为了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现如今,排在俄罗斯前面的,只有美、日、韩三国。俄罗斯趁热打铁,将3000亿美元定为下一个目标,铆足了劲想超越日韩,与美国正面对垒。
为此,普京更是放出豪言壮语,要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这一目标。可见,俄罗斯相当重视中国,两国有着长期的贸易规划。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关键问题:中俄两国,到底在进出口哪些货物呢?
首先,咱们来说说俄罗斯能给中国提供什么。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明星产品”大多与资源有关,如石油与天然气。数据显示,2019年,在俄罗斯的对华出口产品里,矿产约占比78%。
2023年,俄罗斯的对华出口依旧维持了这一态势。以石油为例,去年俄罗斯一共向中国出口了1.07亿吨石油,同比增长约24%。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如金属与木材等。俄罗斯的食品,也逐渐走向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就整体而言,资源密集型产品依旧是俄罗斯出口的重点。
其次,我们还需要弄明白,中国能够给俄罗斯提供什么。
最开始,中国擅长对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成为了出口的首选。
所谓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依托的是劳动力资源,以轻工业品为主,如生活用品与服装等。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有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包括汽车、电子设备、自动化配件等。
其中,中国汽车的表现最为亮眼。
近年来,中国汽车加快了出海的步伐,俄罗斯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21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占比十分有限,仅有7%。2022年,该数字提升到了9%。去年,中国汽车的占比已经飙升到了52%!
换言之,俄罗斯目前有将近一半的新车,都来自于中国。
这是因为俄乌冲突爆发后,为了配合美国的制裁,一大批欧洲与日本车企纷纷离开俄罗斯,造成了短暂的市场真空。
关键时刻,中国挺身而出,弥补了这一空白,为俄罗斯解了燃眉之急。
要知道,中国不仅向俄罗斯出口完整的汽车,还会为俄罗斯提供相应的汽车零部件,确保俄罗斯的汽车生产链能够正常运转。可见,对俄罗斯而言,中国汽车意义重大。
然而,随着中俄两国贸易额的不断提升,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中俄贸易已经达到了巅峰,未来提升空间有限,事实当真如此吗?
展望未来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中俄贸易前途一片光明,拥有着无穷潜力。如今的成绩纵然亮眼,但还远远算不上巅峰,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存在天然优势,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对俄罗斯来说,中国是不可多得的贸易伙伴。数据表明,俄罗斯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正不断加深。
2007年,中国在俄罗斯外贸中的占比仅有7%,但到了2020年,该数字便飙升至23.7%。多年来,中国稳坐俄罗斯第一出口国的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俄贸易存在着互补性强的特点。
这意味着,中俄在贸易领域,注定更容易成为朋友,而非敌人。
在此背景下,两国可以继续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品多样化,同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完善法律体系,构建活跃的自贸区。
一旦这些改进措施落实,中俄贸易势必迎来新一轮的高峰。
第二,除了具有天然的优势外,中俄的政治互信也能为贸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持续升温,两国相互尊重,联系密切。在国际舞台上,中俄常常共同发声,拥有着相同的立场。
2019年,两国关系创历史新高,足以为贸易注入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贸易合作的加强也能反过来巩固双边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中俄两国在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对“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也有着积极作用。这两个重要组织,在加强中俄贸易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为中俄贸易提供了新机遇。
现如今,世界并不太平,俄罗斯与乌克兰激烈交锋,影响了本国贸易,中国也面临着美国的处处刁难,两国摩擦不断。
国际环境压力重重,反倒令中国与俄罗斯在贸易领域有了别样的默契,互为彼此的后盾。
当俄罗斯与欧洲的贸易受阻时,中国往往会伸出援手,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
而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时,中国将调整对外贸易方向,重新布局,削弱美国的话语权。
这时,俄罗斯便将成为中国破局的关键。有了俄罗斯的丰富资源,中国就可以粉碎美国的阴谋,构建属于自己的产业链,与美国在多个关键领域一较高下。
在短时间内,复杂的国际环境难以改变,这意味着中俄两国将在未来携手并肩,深化贸易合作。
结语
由此可见,在贸易领域,中国与俄罗斯相互需要,彼此信赖,是拥有着坚实合作基础的特殊伙伴。
未来,中国与俄罗斯势必会展开更多贸易合作,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