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真正聪明的人,在临近退休时,会把“自己”打扫干净,很多人不知道从而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很糟糕!
汉代名将张良: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可是到了卸甲归田时,毅然决然舍去一切功劳、名气,从此做闲云野鹤,修炼一日三餐。
当年的陶渊明,挂印辞官,留下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学会功成身退,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方面,都是睿智的做法。下坡路,迟早都要走,不如早做安排。
上半生,激流勇进;下半生,功成身退。无职无权的日子不是真的好,无职无权无烦恼的日子才是真的好。
退休之前,把“自己”打扫干净,是一种大智慧,也会直接影响了你退休后晚年生活质量的高低。
01、把关系打扫干净,只留三五知己。
作家马德说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退休后意味着人的一生工作生涯的结束,可以真正的享受轻松的晚年生活了。
要想度过一个美好轻松的晚年生活,首先就要学会清理自己的社交圈子,归还一个干净的圈子。
《朋党论》里写道:“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
只有利益的圈子请离开,退休以前为了工作以及为了生活,不得不逢场作戏,即使见到合不来的同事也需要强颜欢笑,但是退休后就意味着不用再演戏了。
英国学者托马斯·富勒说过:“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推杯换盏的狐朋狗友哥们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果断舍弃了,年轻时啤酒随便吹,年老了经不起折腾了,应以身体健康为重。
有人说:“退休后,搓麻将、打牌、跳交谊舞都不是最好的退休生活,反而会掏空身体甚至会导致家庭不睦。”
老年人退休后要小心那些习以为常的低级爱好的腐蚀,低级爱好圈子很可能会毁了你的晚年生活。
有人说:“为什么老人愿意花高价买保健品?因为他怕老去啊。”
退休了,就要接受已经进入老年的事实,真正的夕阳红是自然服老而不是惧怕老去过度养生,不小心掉入养生的圈套,被骗财又劳心伤身。
退休之后,要真正做到“断舍离”,圈子干净简单,三五老友足矣,摆脱各种束缚,轻轻松松过日子,顺其自然地变老。
02、把办公桌打扫干净,给单位留下好印象。
单位领导老张准点退休了,到了退休那一天,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再也不用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过日子了,彻底告别前怕狼后怕虎的职业生涯了。
其实,老张在退休前一个月就已经悄悄在做工作交接事宜了,他日常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扶持自己的副手,顺其自然他辞官卸任,副手新官上任。
老张在下班前的最后一个小时,清理干净办公室,把所有书籍文件都标记好进行了移交,把私人物品在前一天就已经悄悄带走,又把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片纸不留。
他也没有大张旗鼓,还像往常一样下班,副手提出说要给他举行一个欢送会他也微笑拒绝了,示意不要声张,他想安静的离开。
可是当他走出办公大楼来到大门口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感动哭了,副手和办公室的人员都静静的站在大门口默默为他欢送,一一上前与他握手,一声一个老领导的叫着。这一刻老张的心里是温暖的。
退休时应该选择悄然离场,应该摆正位置、清醒认知,不要留恋那些告别仪式,果断告别过去,因为新生活亟待开启。
03、把内外都打扫干净,越活越有精神头。
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一个人如果到了退休的年龄,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真的老了,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老年人。
不仅周围的人这样认为,就连他们自己也开始自暴自弃,每天都抱着消极的生活态度,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一个思想消极的退休老人,生活失去了精神的依托,于是在退休之后就会迅速地衰老。
《菜根谭·概论》里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事实上,那些活得通透的退休老人,他们从来都不会把退休当做自己人生的终点,而是趁着退休之后的大好时光,努力去活出真正的自己。
懂得养生,将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保持好心态,看待人和事都是正能量,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奔头。
穿着干净整洁舒适,面貌清新安详,粗茶淡饭,种花烹茶,从内而外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人活一口气,人要是没有精气神了,就会很快衰老下去。
退休后,年龄的增长不可阻止,但是,年轻的心态却是我们自己做主,退休后活出自己的风采,而不是风烛残年任其衰败。
04、退休后,人最有价值的活法,是逼自己做到以下“五个字”。
古人言:人贵在自知之明。
人生最有价值的活法,便是“有自知之明”这五个字。而在这五个字的基础上,我们才会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退休后,不是别人投资、买车旅行、养生,你也跟风照做,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生活方式。
儿女需要就尽力帮助,儿女不需要就学会独处,捂好钱袋,摆好心态,头脑清醒,身心安宁。
圈子简配,生活低配,精神高配,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