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中,父子两人同时立下丰功伟绩,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党政军高级干部的屈指可数,饶漱石和父亲饶思诚就是少数中的佼佼者。
饶思诚1882年生于江西临川县,曾是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教员,时常教导学生们要志存高远,救国救民。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参加了南昌起义,成为革命的先驱者。
新中国成立后,饶思诚因为对革命的突出贡献而出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1957年当选江西省副省长,1958年病逝,享年76岁。
饶漱石也曾就读省立第三师范,父亲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革命领路人,饶漱石在学生时代就很活跃,也非常优秀,是一个风云人物。
1925年入党后,饶漱石投身工人运动,工作热情很高,组织能力超强,在白区革命工作陷入低潮时,饶漱石对白区党组织的恢复作出重大贡献。
因此,饶漱石也得以崭露头角,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后,饶漱石得到组织的重视,辗转多地出任党政要职。
1929年-1931年,饶漱石到东北任职,工作卓有成效,还曾被捕入狱,差点被敌人枪决。幸亏在党组织的营救下,他被释放,但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
九一八事变后,出狱后的饶漱石再次投身革命工作,1935年,他奔赴苏联,之后活跃在国际场合,穿梭于苏、美、英等国家,从事国际统战工作,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同时,为我党革命筹集钱物,白求恩到延安救治伤员就是他通过美加共产党动员成功的。
饶漱石也因此成为我党少有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回国后,饶漱石投身抗战工作,在东南局、华中局担任党政军要职。
解放战争期间,饶漱石为许多著名战役提供后勤服务,如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渡江战役。上海解放后,他出任上海市第一任市委书记。
客观地说,饶漱石的工作能力是十分强悍的,生活作风更是简朴清淡,严于律己。他后来虽然因为高饶反党联盟和潘汉年案而身败名裂,但是对于革命确实有过突出贡献。
饶漱石的妹妹饶玉莲曾为哥哥发声,她认为哥哥对革命有大贡献。总结起来至少有三点。
第一,对新四军壮大的贡献。饶漱石从1942年代理新四军政委,到1947年新四军番号撤销(扩建为华东野战军)后,又长期担任华东军区政委。
饶漱石出任新四军主要领导是皖南事变后了,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发展所需皆靠自力更生。饶漱石出色的后勤保障工作能力,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连战连捷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对淮海战役的贡献。淮海战役规模很大,物资需求更是天文数字,保障系统也是非常复杂。作为华东局书记兼华东军区政委的饶漱石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另外,饶漱石与华东局副书记兼山东省委书记康生鼓励粟裕向中央“斗胆直谏”,发出著名的“齐辰电”,该电报改变了原来内战南线战场的全盘战略计划,对战略层面做出了间接贡献。
第三,对稳定上海局势的贡献。饶漱石出任上海第一任市委书记,短短三年内,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稳定了上海的社会、经济和治安秩序,为上海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上对饶漱石也非常信任,他1953年出任组织部部长等要职。然而,随着职务越来越高,他的权力欲与野心膨胀,与高岗等人一起进行了一系列争夺权力的阴谋活动。
他们的阴谋活动被邓公、陈云等人揭发,1955年,饶漱石被开除党籍,1965年,他因受潘汉年案牵连被判刑14年,1965年被假释出狱,1967年被再次收监。
1975年,饶漱石在狱中病逝,终年72岁。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