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利用中,游轮、航母和天然气船被誉为全球工业领域中制造难度最高的三种船舶。也是国外科技强国引以为傲的工业皇冠上的三颗大明珠。如今我国已经将这三颗明珠全部收入囊中,许多人并不了解,在这场残酷到白热化的竞争中到底有多残酷。韩媒直接用了“中国企业杀疯了”的醒目标题,来揭示韩国在这场战争中输的是一败涂地。
第一,韩国在世界市场一家独大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为了加速自身的经济转型,将大量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了日本和韩国。造船业便是其中之一。美国认为造船业周期长,污染大,利润也不高。就将技术和产业同步转移到了日韩。而韩国作为一个岛国,面向大海,资源和产品的进出口主要依靠海运。特别是韩国的进出口,几乎全部依赖大型集装箱船舶,因此,自40年前开始,韩国的大型财阀集团便牢牢地掌控了造船业务。 以2018年为例,那一年韩国三大造船巨头的订单金额高达26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用于运输天然气的LNG船。
第二,技术门槛几乎不可逾越
由于天然气运输需要将气体液化,船上的温度要达到零下160度,这就好比造冰箱,壳子并不难,但问题是要将压缩机和氟利昂等机器设备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使其产生制冷效应, 。难得不会,会的不难。LNG船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极高,因此LNG船的制造具有极高的门槛。在这个领域,韩国曾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而我国在LNG船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技术空白!韩国某造船业老总说,就算把图纸给我们,我们也造不出LNG船。
第三,中国从源头突破技术封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发生了180度的历史性反转。这一切都源于法国GDP公司颁发给中国宝钢集团的两份供应认证。认证的颁发意味着中国制造的LNG船可以使用在LNG船上,并可以投入到实战之中。 要制造一艘能够在零下160多度环境下正常工作的LNG船,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殷瓦钢。尽管韩国的造船技术在全球领先,而韩国的殷瓦钢全部进口自法国,但由于殷瓦钢的专利费和原材料费用高昂,所以韩国在LNG船制造领域并不具备成本优势。
第四,中国打破技术垄断
而中国的科研人员不畏国外的技术垄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2017年实现了殷瓦钢的国产化。除了生产殷瓦钢,船体中相关材料的焊接也是重大难题,仅目前来看我国能够进行相关这焊接作业的在千人以内。网传甚至顶尖的工程师不到50人,但就是这不足千人的队伍无疑为中国造船业打通了任督二脉,使我们在LNG船制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是在LNG船制造成本上,我们比韩国具有了更强的价格优势。
第五,韩国并未在意中国实现技术突破
但韩国刚开始并未意识到我国掌握了殷瓦钢技术的问题严重性,韩国人傲慢的以为中国就算掌握了殷瓦钢的技术也无所谓,因为韩国早就占据了绝大部分国际市场,而中国就算造出来LNG船也卖不出去。但事实却让韩国人打了脸,当我们突破这项技术开始,韩国人正吃着那被挤下桌都还没明白咋回事。
第六,中国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
因为我们国内本身就是LNG船的巨大消费国,物美价廉的国产LNG船率先在国内打开了市场。和国产汽车一样,从国内市场逐步渗透到国际市场,并在最近两年完成了爆发式增长。而韩国试图降价促销,但现在的韩国企业就是亏本销售,都卖不出去LNG船,因为中国的LNG船成本优势太大了。走投无路的韩国企业甚至打起来感情牌,那谁,你看咱俩以前合作很愉快,对方直接开怼,咱俩合作你愉快,原来在LNG船上你坑我这么狠。你看人家中国企业,网上下单,送货上门,都比你便宜。据统计,在2023年前八个月时间里,中国造船厂在全球新增订单中占据了63%的份额,曾经叫嚣着拿着图纸也造不出LNG船的韩国公司业绩惨不忍睹,国际市场留给韩国的不到20%。这一数据的对比充分显示了中国在LNG船制造领域的崛起及其在全球造船业中的领先地位。
第七,韩国没有招架之力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邮轮、航母和天然气船是全球公认制造难度最高的三种船。在过去,当中国传出要自己制造这些高难度船舶的消息时,总是会遭到外界的嘲讽和质疑。然而,随着中国在造船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山东舰的下水,中国LNG船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这些嘲讽和质疑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这场发生在背地里的较量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他们担心,这样发展下去,韩国的支柱产业所剩无!面对中国的竞争,韩国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这也就是韩国为何一边倒的倒向美西方,就是希望美西方能够压制中国的崛起,为韩国工业争取一丝喘息之际。
第八,中国超越韩国的不止是造船业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中国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了对韩国企业的碾压。但中国对韩国实现碾压的不止是造船业,就拿华为来讲,在美国的重重封锁之下,2023年上半年营收暴增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净利润率15.0%,当华为低调奢华地展示自己亮眼成绩单的时候,国际社会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了三星,哎,那谁,华为逆袭了,你的成绩单应该比华为还亮眼吧。三星电子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的初步数据显示,期内销售额为6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28亿元),同比下降22.3%;营业利润从2022年的14.1万亿韩元降至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同比下降95.7%,这个下跌不是断崖式下跌了,这是断命式下跌。而随着华为新款手机mater60的问世,下一步,三星的路也将会越走越窄!
第八,西方皇冠上剩的明珠不多了
被西方视若珍宝的游轮,中国也即将下水,被西方当做心脏保护的芯片,中国已经量产,被西方作为核心科技的CT,我们也已经国产。现在网传的最后一道难题,可能就是无法攻克的圆珠笔钢柱打火机垫片了。
事实上,留给韩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和不断地技术突破,韩国需要在工业领域中寻找新的优势,以保持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但无论韩国如何逆转,都离不开中国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相互成就。而这场发生在天然气船上的较量,也将成为中韩两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