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金星发了一条微博点评张艺谋新片,一下点燃了评论区。
其实小妹早在假期的第一天就去看了《坚如磐石》。
尽管票房已经稳居档期第一,但评分却是一跌再跌。
各方争议下,作为第一批影院试毒的观众,有些话憋了这么多天了,真是不吐不快——
《坚如磐石》
这电影在业内备受瞩目,演员阵容更遥遥领先。
但看完后,咱就直说:不行,完全不行,名不副实。
什么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什么叫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虽然“删减”是一个万能减伤盾牌,但以我个人预测,它评分也就6分上下。
这是一部看完只会让人好奇:究竟是删了什么天地精华,才会让这片沦落至如此潦草收场?
到底是剪了什么宇宙核心,能让这部片子整体感觉这么洼。
尤其是网上传的各种天花乱坠,什么“张艺谋工作室招待贵宾的最高礼节”,什么“尺度炸裂”“复杂烧脑”“人性极端”……
看完,就这?
先说它最大缺点——剪辑稀碎,节奏混乱,逻辑松散,不能自洽,言语不搭、宣发夸大。
尤其结尾,基本上整厅反应都是:啊?就完了?就没了?真结束了?
走出影厅的过程中,有个阿姨揉着惺忪睡眼说中间就睡了,可想而知吧……
然后再说故事,也没有预告和纪录片里说的历史上最复杂,人物关系扑朔迷离……
概括起来四个字——“父慈子孝”。
题材是扫黑除恶,几条主要线索是“公交爆炸”“墙体藏尸”“扳手杀人”“官商勾结”。
///剧透预警///
一起公交车爆炸案,让身为技术科警察的副市长养子苏见明发现了案件疑点并展开调查。
他不顾父亲劝阻,执意赴首富黎志田的“鸿门宴”。
在饭桌上,亲眼目睹黎志田威胁利诱相关在职人员伸手下火锅捞手机的猖狂。
一段“米粉肉”和“狗杂种”的故事,更让人不寒而栗。
为了找到黎志田犯罪证据,苏见明进一步沿着爆炸案时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寻找炸弹来源。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与黎志田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正是自己的副市长父亲。
而这场爆炸案,不过是父亲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他栽赃黎志田,迫使其答应自己安排的交易。
故事前几个转场主要是交代了角色和集团关系。
包括:黎志田为首的商业集团、苏见明为首的技术科警察小组、副市长及警队高层。
苏见明作为故事男主,是整个事件的“过河之卒”,推动情节,也引导观众。
他看似木讷实则执着、坚定、敏锐。
虽然身份特殊,但与身居高位的父母却貌合神离。
为了挖出案件真相,他先从黎志田女婿手中套到爆炸案证人的线索,之后又凭借观察推理找到证人。
一切都看似进展顺利,结果证人刚答应自首,下一秒就出了车祸。
然而,到了医院也不安全,就在证人答应做口供的当日,工人闹事,带着证人双双跳楼自杀。
线索断了只能等,不过靠一句“等开水冒泡”理论过渡,有点强行。
这边,黎志田与副市长的较量还在继续,两人你来我往。
而苏见明也发现自己的身世也并非那么简单,亲生父母究竟是谁,也好像与案件有关。
墙体突然垮塌让埋藏多年的女尸重见天日,掀起千层浪。
黎志田和副市长惊弓之鸟,为了掩盖真相纷纷展开行动。
两人明争暗斗多年,为此相互拉拢对方亲信,既存在利益,又相互隐瞒。
根据死者的DNA,苏见明找到了与案件相关的证人。
而这个证人,与副市长之间仿佛又有着某种复杂且暧昧的关系。
尸体的秘密、背叛的女婿、市长夫人的出手、集团内部的猜忌……
这电影从预告开始就给人炸裂的爽感,结果正片断裂,正反双方或因改动导致脸谱化。
换言之,预告里给足的人性复杂、反转、斡旋、纠结等,正片反而表现平平。
关键是宣发的噱头给得太多了:“不好拍,迎难而上”;“打磨四年,反复剪辑”,什么“演员素颜,绝对真实”,什么“《一秒钟》《悬崖之上》《狙击手》《满江红》等各种爱国题材就是为了给这部铺垫”“时间管理大师”云云。
Buff加多了,它也反噬啊!
基本上所有大尺度片段在媒体平台都呈现个底儿掉了,进影院没剩什么惊喜,就只有拉胯了。
尤其是预告里“舌头割了”的马赛克片段,以为多炸裂,结果就是和观众开玩笑!
和国师“一镜到底”梗如出一辙,故弄玄虚。
还有那些说“删减后依然尺度奇观”的,昧不昧着良心啊?
这电影最大尺度的就是题材本身,充其量就算个《狂飙》剧场版或者番外篇的程度。
那个扳手杀人?预告、花絮里,比正片过瘾!
滤镜和色彩美学关系也不大。
衬灯红酒绿则拉高画面纯度和对比,补色在人脸乱窜,情绪跟颜色转换,香港早期警匪片都这么干,不新鲜。
尤其是色调反差越强烈,镜头剪辑也越明显,五彩斑斓闪过眼前,切快了和灯球没差别。
说“赛博朋克”,诚不欺我。
原本是最期待的电影,可惜它雷声大雨点小,使了个大劲儿,放出个哑炮!
它就好比是米其林空运豪华食材,做了个烤冷面。
它就好比排一个半小时万人长队,到头发现等的是卫生间。
如果都是删的问题,我要是张艺谋,我可真emo!
是,它也没烂得特别离谱,客观因素有之,单纯是因为心理落差让我觉得上当受骗。
如果没啥预期,就冲好演员飙戏,它还是能值回打折后的票价。
至少,于和伟够帅,张国立够复杂、李乃文够阴诈,陈冲够冷,单凭这些也够过节了。
华彩当属黎志田这个角色。
和《狂飙》高启强一样底层出身,一路打拼,心狠手辣,城府颇深。
对女儿却万般宠溺,曾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却在为生产的女儿祈祷流泪,极具反差。
而副市长的虚伪圆滑,更让两人相爱相杀,对手戏相互试探,罪恶中夹杂幽默。
特别是彩蛋中的两位的眼神,代入感十足,可以当表演教材……
但,也仅仅是片段。
总之,没有了方言,没有主角的动摇和纠结的过程,没有背德关系,少了一条线,甚至一些角色可能也不该是工具人……
我们只能在稀碎的物料里,靠自我催眠,构建心理完形般补全符合预期的情节。
如此看来,片里有一句台词就非常值得玩味——我他妈其实不会唇语!
也许,这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