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运会赛程快要接近尾声,备受瞩目的乒乓球比赛,在世界的目光下,落下了帷幕。
大家在感慨运动健儿们的矫健身姿时,对各国的喜爱,可谓爱憎分明。
除了体坛上可爱、奋勇拼搏的运动员外,收获了最多喜爱的,想必非叙利亚总统和夫人莫属了。
孩子留在中国
叙利亚总统及夫人,在万众瞩目下,走下了飞机,人们见到了一直顽强支撑着国家的“战地玫瑰”。
紧接着,他们紧锣密鼓的去往灵隐寺。
为了欢迎这对夫妻的到来,主持打开了百年来未曾开过的正门,里面饱含着我们最真挚的祝福和祈愿。
二人友善,亲民的形象,在所有人面前博得了好感。
叙利亚运动员出场时,观众席上响起了最热烈、最真挚的掌声和欢呼,为远道而来的“亲人们”呐喊助威。
虽然能从叙利亚过来的运动员只有八名,但无数中国观众给予了他们最强大的底气。
尤其是叙利亚总统和夫人,从下飞机的那刻,再到灵隐寺祈福,两次在大众面前露面,便博得了所有中国网民的好感。
后来,夫妇二人又去到了北京外国语学校。
这次跟随他们一起露面的,还有三个孩子。
面对学生们的热情拥抱,总统的孩子们也回赠了友善、毫无架子的互动。
网络上,叙利亚总统一家的笑容,隔着屏幕占据了中国网民们的视线。
中国网民将他们当作“亲人”,希望将“和善”带给他们。
许多人一开始不理解,为何要不远千里,从亚运会的举办地杭州跑到北京呢?
还要特意去这所高校进行演讲?
随着叙利亚总统夫妻的回程,大家逐渐明白了夫妻俩的用意。
他们的身边,没有孩子们的身影。
去外国语大学,是为了替孩子们进行考察,看看孩子们即将要生活几年的环境。
这得是多么信任,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早在接受我国记者采访的时候,叙利亚总统就透露过,七八年前,他的儿子就在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
而他们二人登上飞机的那刻,一直没有回头,想必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吧!
中叙友谊
早在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我国便已同叙利亚有了历史往来。
那时叙利亚属于罗马国的一部分,叙利亚便成了联系两国贸易的中转站。
两国的往来可以回溯到公元前2世纪。
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叙利亚不顾美西方的排挤封锁,毅然接住了新中国递过去的橄榄枝。
同我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在汶川地震中,叙利亚捐助了灾区2万4千元人民币。
为什么这么有零有整呢?那时叙利亚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但依旧为了四川群众,在全国募捐资金。
将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为灾区献出一份力。
这是比雪中送炭更深刻的情谊。
我国对叙利亚的帮助,也一直不曾间断过。
不仅是中叙几千年来的友谊,更是对叙利亚这个不曾妥协的国家的敬佩,和对叙利亚人民的同情。
有博主将他在叙利亚生活的场景,拍摄成了视频。
可以看到,叙利亚人民对中国人十分友好。
听到博主说的中文,公交车司机一分钱没要,推着博主上了车,还十分热情的同他打了招呼。
不仅我们将叙利亚总统和民众当作“亲人”,叙利亚百姓也对我们寄予了最大的善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中叙关系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叙一直维持着友好关系。
最近我国援助的100辆大巴车,已经抵达大马士革,车体上印着中文和阿拉伯两种字体。
在今年年初,我国还拿出3000万元对叙利亚灾区进行援助。
帮助他们进行灾区重建,和百姓的生活补给。
叙利亚大使,面对着镜头无限感激:“中国是叙利亚真正的朋友。”
不只是对百姓的同情,还是因为我国是个热爱和平,极其友善的国家。
我们历经几十年的战火,才有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结语
中叙一家亲,两国的友谊是多年来,经过无数努力,共同建设的。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百姓,都希望叙利亚早日回归安宁。
那位在叙利亚坐车免费的博主,还拍摄了接道的景色。
在炮火的摧残下,还是可以看到原来高楼林立的原貌。
大家感慨不已:叙利亚以前也是个繁华的城市啊!
希望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不再经受炮火的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