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永贵以一身农民打扮站起来,怒斥张春桥,氛围紧张。这是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罕见的公开矛盾。陈永贵和张春桥之间的分歧并不仅仅是个性和学识的差异,而是源自对政治观点的根本分歧。
陈永贵的政治崛起始于大寨村党委书记,他拥护“文革”,主要出于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与之不同,张春桥是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的资深干部,他与笔杆子打了一辈子交道,对革命资历和文化水平都有独特优势。他的支持者,如江青、王洪文、姚文元等,“四人帮”,更是出于自己的政治野心,渴望夺取更多的权力,满足权力欲望。
陈永贵和“四人帮”在大事上存在分歧,例如在“九一三”事件后,“四人帮”试图将大寨作为批林批孔运动的示范点,但陈永贵坚决反对,强调不能耽误生产。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对待周总理的态度上。陈永贵崇敬、热爱周总理,而“四人帮”一直试图打倒周总理,夺取他手中的权力。这引发了陈永贵和张春桥之间的公开矛盾。
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张春桥提名将自己的势力安排到思想理论界当领导干部,陈永贵公开表示反对,称该人物喜欢玩小动作,不适合担任领导岗位。这激起了张春桥的不满,他讽刺陈永贵为人搞小动作,还暗指陈永贵在政治局会议上给周总理起立鼓掌。陈永贵愤然反驳,表示自己有权发表意见,不容许排挤出政治局。
然而,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和叶剑英召开会议,决定对“四人帮”进行审查,这一消息让陈永贵高兴地站起来鼓掌,标志着“四人帮”时代的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