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号开始就别找我了
我又要失联了!”
徐懿在中秋国庆长假到来之前
和朋友们开玩笑说
脱下军装又穿起警服,1994年出生的她,是上海黄浦公安分局南京路步行街管理中队的民警。
今年是徐懿从警的第三年,从小看《陀枪师姐》长大的她,是一名妥妥的“制服控”。高中毕业后徐懿就选择了参军,大学毕业她看到上海招警又赶紧报考,从而成为一名警察。
徐懿工作照
在徐懿曾经的想象中,做警察大多是惩恶扬善、抓捕嫌犯的帅气模样。直到自己成为一名社区警察,负责南京路步行街的巡逻工作后,她才发现,自己更多面对的,是一些事关百姓安全和需求的琐碎小事。
但这并不妨碍徐懿对工作的热爱。让市民和游客们在节日里过得安全、玩得安心,是她的职责所在,也是她驻守执勤最大的期盼。
外滩观光客逐步增多
黄金周期间或创新高
吃过中秋团圆饭,假期逐渐进入中段,上海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昨晚,作为游客们的必打卡点之一,外滩迎来大客流,开关式过马路、沿线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也纷纷启动。
夜幕降临,浦江两岸的地标性建筑纷纷亮起景观灯,外滩滨水平台上游人如织,虽然时不时会有些细雨飘落,但丝毫没有浇灭八方游客的热情,人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美好的一刻。
为确保大客流的安全,黄浦警方率先在陈毅广场前的路口启用了开关式过马路,由安保力量排成标兵线,一开一合之间,引导人流过街,南京路上则把人流一分为二,确保来往互不冲突。与此同时,江堤滨水区域的客流,也在引导之下形成单向循环。
在南京路步行街通往外滩的道路上,交警部门也驻守在各路口上,启动了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游客安全通行。
警方介绍,昨晚的峰值客流还在5万以下,对外滩滨水区域而言,还能够承受,但考虑到今年黄金周,市民游客的出行热度高涨,预计在天气适宜的节日中段,外滩的观光客流可能迎来历史新高。
南京路步行街上出现女骑警
不少游人希望和骑警合影
黄浦公安分局的这支步行街管理中队成立于2022年9月,是由黄浦消防、公安、武警、属地管理办等部门组成的一支联控队伍,作为叠加力量加入了南京路步行街巡防体系。中队辖区西至西藏中路,东至中山东一路,全长1.5公里。
这支队伍主要负责步行街沿线的常态化巡控与应急处置工作,配备了警用自行车与四轮电瓶车,采取驻点加巡逻的方式对重要区域进行全覆盖巡视,确保步行街安全有序。
徐懿便是该中队的一名“女骑警”。
头戴防暴头盔和“黑超”墨镜,腰挎高速催泪喷射枪,车尾还挂着一个驮包,徐懿和搭档跨上自行车座,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由于步行街的特殊性,警车无法进入,可能会影响110到场时间以及应急处突的反应能力,所以才有了我们这支自行车队,能够最快地到达现场。”徐懿还向记者展示了自行车后座驮包里的装备:微型灭火器、遮盖毯、约束带、警戒带,还有防暴臂盾,一应俱全。
徐懿展示车上的装备。
一身装备整齐的自行车骑警,也成为了南京路步行街一道靓丽的风景。徐懿展示装备期间,不少路过的游客过来观看,还有游人提出希望和骑警合影,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骑警们一般都会满足。
日常工作中,徐懿最常遇到的是问路和寻人。暑假期间,由于南京路步行街主体缺乏遮阳,还有一些游客因中暑或者低血糖晕倒。“今年夏天我们就碰到一位老人低血糖晕倒,我赶紧冲进附近的咖啡店问店员要了一杯糖水给老人送过去,老人喝下后状态好了许多,我再将他护送上120。”
群众过节,民警过关
“我们的工作,手机都没办法使用”
对于大客流安保,徐懿并不陌生。还在警校时,她就曾和同学们一起在九江路沿线搭建人墙,分隔客流。当时,身高1.73米的她站在人群中都感觉到了窒息和压抑,“看不到头的人群,我站在里面都感觉透不过气。”
但很快,徐懿就进行了自我调适,“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都害怕退缩了,那游客们的安全更无人保障了。”徐懿也在此后的工作中积累起了更为丰富的大客流安保经验。
今年暑假,徐懿就曾遭遇过一波大客流,外滩滨水区周末人流量逼近国庆期间,正是通过在南京路上采取“慢进快出”“波次放行”“南水北调”等措施,调整进入外滩的流速,将客流量始终控制在“可容纳的范围内”,达到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效果。
徐懿和搭档日常骑行巡逻南京路步行街。
9月27日,徐懿已经和朋友家人们打好了招呼,“28号开始我可能就失联了,有什么事情7号再联系。”为期9天的大客流安保工作,徐懿全程在岗执勤。“在人流非常密集的情况下,信号都会变得很差,我们的工作手机都没办法使用,都是通过对讲机和同事进行沟通联络的。”
群众过节,民警过关。长假期间,黄浦警方以“总量控制、视情管控”为总体原则。视情对外滩滨水区、南京路步行街沿线采取“单向循环、交替开关、波次放行”等管控引导措施,并加强远端客流控制。强化周边道路交通组织管理,排堵保畅等工作,对外滩核心区域范围内的道路实施禁止机动车占路停放的措施以及区域内共享单车禁行禁放区的执法管理。
中秋节当天,徐懿在南京路执勤为游人们指路。
9月29日,中秋佳节,中午12点徐懿进行了电瓶车岗位的巡逻工作,要持续到晚上11点左右撤岗,“我们有上午10点开始的岗位,要持续14个小时的工作,中午晚上都赶不上家里的一顿团圆饭了。”
假日的第一天,或许由于人们忙着回家团聚,整个南京路步行街到外滩滨水区的人流和平日周末相仿,徐懿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是不是没法坐地铁了,要怎么回去。”对此她都耐心解答长假期间的地铁跳站状况和原因,并且向游人们介绍其他可选的交通方式出行。
9月29日20时15分许,外滩滨水区人流峰值已达4.3万余人,29日累计客流量为38.2万余人。按往年惯例,最大瞬时客流一般出现在10月1日、2日晚7时至8时。
接下来的几天,外滩沿线的安保工作或许会遇到更多客流的挑战,徐懿和她的同事们也早已做好了身心准备。“让市民和游客们安心过节、欣赏美景,就是我们在这里驻守执勤最大的期盼。”她说。
这个中秋国庆长假
有无数像徐懿这样的人
他们身处灯光璀璨的黄浦江畔
却无心欣赏美景
他们始终坚守岗位
绷紧心中安保守护的“弦”
背对绚丽夜景,守护黄浦江畔
想真心地说一句:
谢谢你们!
本文综合自:上海大调研、看看新闻、周到上海等
相关作者:朱奕奕 刘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