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还记得上次看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吗?也许是在父母或者祖父母的陪伴下,也许是在学校或者单位的集体活动中,也许是在无意中翻到央视一套的频道。但你是否真的关注了新闻联播的内容,是否真的愿意每天花费半个小时来收看它呢?


​据CSM全国网数据显示,8月份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仅为2.3%,创下历史新低。同期其他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的收视率却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新闻联播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和支持,成为了一种被动的信息消费。那么导致新闻联播走向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与时代脱节


​作为国内最权威、最正式、最严肃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一直以来都是以宣传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它的节目形式、内容结构、语言风格、视听手法等都保持着高度的程式化和固定化。但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新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新闻联播的选题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它主要报道时政类新闻,而忽视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新闻。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与观众沟通和互动的机会,也失去了反映社会现实和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


​其次,新闻联播的表达也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它采用了严肃、庄重、大气的语言风格,也被称为“联播体”。这种语言风格虽然符合新闻联播的权威性和正式性,但也使得它显得枯燥、乏味、刻板,难以吸引和留住观众注意力的能力,也失去了影响和打动观众心灵的能力。


​新闻联播与网络媒体竞争劣势明显,网络媒体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而新闻联播则受制于电视台的播出时间、节目时长、内容规范等因素,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


​二、与观众脱节


​新闻联播曾经也拥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但近年来的观众结构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CSM全国网数据,观众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了45%,而15-34岁的年轻人占比仅为8%。这说明新闻联播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年轻观众的青睐和支持,已经成为了一种老年化、边缘化的信息消费。
​年轻观众喜欢新颖、有趣、有态度的审美观,而新闻联播则是一个保守、传统、单一的节目,无法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和认同,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待。


​新闻联播与年轻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不符,年轻观众是一个快节奏、碎片化、移动化的群体,他们习惯于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娱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


​而新闻联播则是一个慢节奏、整体化、固定化的节目,它要求观众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收看电视,接受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保持沉默和被动。这种形式无法适应年轻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导致新闻联播走向衰落的原因有两方面:与时代脱节、与观众脱节。这些原因既有外部的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也有内部的品质下降和管理问题,如果把新闻联播搬到手机上,你觉得大家会看吗?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