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岛内的选举形势日趋激烈。各方角逐者都在争取有利态势,使得选举氛围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从民进党和赖清德被攻击、围堵的局面以及在野势力中蓝白合的不断讨论可以看出这一点。
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赖清德的支持率略有下降,但他依然保持着强势。民进党拥有超过35%的坚定支持者,而其他三位在野候选人则分享了大约60%的选票,赖清德遥遥领先。
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仍然具备执政优势。为了争取胜选,蔡当局积极地提出各种利好政策,并迅速采纳其他候选人提出的有利政策,以拉拢选民。
根据国民党的考虑,如果此时不提出蓝白合并采取行动,那么之后可能就来不及了。因此,最近蓝白两党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
韩国瑜主动发起推动蓝白合的倡议后,国民党内部也有一些积极回应,呼声出现了以侯友宜为正、柯文哲为副的潜在组合。
然而,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安排。他在媒体面前抱怨道:“为什么非要按照国民党的说法行事?我不是要参加一场确定胜负的游戏。”
柯文哲明确表示,蓝白合固然可以实现,但条件是必须处于平等竞争的环境下。他强调,“柯文哲主张通过公信力较高的第三方民调来确定最有竞争力的在野力量,输掉者将退出选举,并且不得埋怨。”
柯文哲办公室发言人陈智菡更进一步表态称:“柯文哲一直主张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推动政党合作,建立联合力量。所谓的‘和’指的是政党的合作而非敌对或对立。虽然可以进行比民调,但如果没有与国民党合作的意愿,输掉者就必须退出选举,这才是真正的合作。”
陈智菡的这番表态可以理解为柯文哲的立场。他不希望被国民党操纵,在合作之前,希望事先达成原则共识。
对于民众党的立场,国民党给出了回应,表示“蓝白合是岛内多数民众的期待,当前双方正在共识建立的过程中。各种建议和合作方式都将得到采纳,国民党将以真诚和同理心对待。”
国民党的回应考虑到了民众党的底线,并希望进一步对话。根据这一趋势来看,蓝白合是有希望的。
因此,柯文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含糊其辞,表示“蓝白合最终一定会实现”。这句话明确显示蓝白两党已经进行了初步沟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台湾岛内的选举形势很可能出现巨大变化。
实际上,柯文哲和民众党的建议是可行的。蓝白两党可以公平竞争,最后决出胜者。这样输掉的一方就不会有怨气,也能更好地与民进党展开最后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