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可是之前俄罗斯不是这么想的,从来没有主动向其他国家求助。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直想让俄罗斯变成当年的苏联,然而努力了几十年,普京也没有实现目标。
无论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现在的俄罗斯和当年的苏联都不能够同日而语。俄乌冲突的教训最深刻,好在俄罗斯认清了差距,愿意面对现实,请求中国的帮助。
俄罗斯海军中看不中用
这次俄乌冲突让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彻底暴露出来。可以这样认为,对俄罗斯来说,除了几千枚核弹头之外,就是高超音速导弹和s-500防空系统了,其他的武器不值一提,作为火箭炮的发明者,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火箭炮表现并不出色。
虽然重整了空天军,但是空天军在首战的时候就差点被消灭一支生力军。在乌克兰首都,俄罗斯的空降部队差一点被乌克兰人吃了饺子。俄罗斯的坦克和装甲车被美国提供的标枪导弹打得丢盔弃甲,直升飞机都不敢低空徘徊,防止被毒刺导弹击落。
俄罗斯甚至不得不从战场上缴获西方的武器来完成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克里米亚大桥两次被炸,莫斯科多次发现乌克兰的无人机。瓦格纳集团前负责人突然被杀是不是乌克兰发动的行动,现在还没有得出结论。
俄罗斯的海军表现就更差了,黑海舰队的一艘旗舰被摧毁,现在还没有找到凶手。一艘在蛇岛的补给船也被乌克兰击中了,俄罗斯黑海舰队就在这几天又被袭击了。
俄造民用船舶求助中国
其实,在早些年苏联的造船能力非常强,在军舰方面实力就非常强,中国第1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原型就是苏联的产品。俄罗斯的武器不行,只能说明俄罗斯的科技不行。海军偏弱,说明俄罗斯的造船能力不行。
然而现在一些俄罗斯人甚至希望从中国采购军舰,因为中国的造船能力确实强了,为外国造了很多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民用船只,造军舰能力就更强了。数年之内就完成了三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建造,还有万吨级导弹驱逐舰。
最近在民用船舶的造船能力方面,中国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圣得彼得堡召开了第十七届国际民用造船展览会。俄方表示要加强中俄两国船舶业的合作,中国俄向罗斯可以供应船舶的零部件,可以提供成品船舶,甚至在俄罗斯本土建立造船厂。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该想的事情。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帮助,能够拯救俄罗斯造船业。前些年俄罗斯造船业刚刚摆脱了危机,却因为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而导致很多造船厂被西方制裁。发生俄乌冲突之后,受到的制裁进一步增加。
俄罗斯很多造船业都没有法发展了。由于制裁的原因,俄罗斯无法从其他国家获得有用的零部件。现在俄罗斯仅在制造核动力破冰船方面成为世界领头羊。
这种船只有俄罗斯造的比较先进,掌握独特的技术,也就是说使用的零部件可能是俄罗斯自己设计生产,不需要进口。俄罗斯造船业特别是民用造船业的综合实力甚至都可能被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小国甩在后面。
中国在船用半导体上有优势
中国的高端航空发动机需要从俄罗斯采购,但是在船用发动机领域,中国能够对俄罗斯进行出口。在2021年这一年,俄罗斯最大的造船企业完成了16艘船的生产,中国完成了206艘船的生产。不能不说在各种零部件的供应商上,俄罗斯受到的阻碍很大。
在船用半导体的生产和供应上,俄罗斯就更不行了。虽然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与美国差距很远,但是比俄罗斯强多了。现在中国能够大量生产45纳米以下的芯片,也可能大量生产7纳米的芯片,华为新手机的出世意味着中国可能具备了生产能力。
可是俄罗斯的大部分芯片都是从国外采购的。在俄乌冲突期间,为了解决制导武器的芯片供应问题,俄罗斯甚至开始冰箱里面找芯片,可见俄罗斯连低端芯片的生产能力都不具备,俄罗斯的船舶电子系统的水平是可想而知了。
但是要想提高船舶的竞争力,就必须提升电子性能的水平,所以在半导体零件的供应上,俄罗斯就得依赖中国。可以说在各个方面俄罗斯和中国在造船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民用船方面俄方比中国唯一强的可能就是破冰船,在军船方面可能航空母舰方面仍然是俄的强项。
结语
俄罗斯经济实力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造大型的核动力航母,现在俄罗斯在民用船舶方面和中国加强合作,未来在军用船舶方面和中国加强合作可能也是大势所趋。
2023年夏天,俄罗斯海军司令访问中国的时候,就专门了解了中国的军舰制造能力,对一艘导弹驱逐舰进行参观,这是不是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俄方可能要采购中国军舰,当然也可能是两国合力建造军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