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区2024年的领导人将是一个具有极具影响的重大事件。与以往不同的是,目前国际形势、两岸关系几乎同时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关键时节。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台海形势急转直下,再加上美国大打“台湾牌”遏堵中国大陆,台海形势雪上加霜,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愈发暗淡。
可以说,岛内2024年的选举不仅是选人,选党的问题,更是选视野,选路线,选政策的问题,更是攸关台湾人民的前途与命运。国民党官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票投国民党,两岸无战场”,明年初的选举就是“和平与战争”的选举。因此,下架民进党,已经成为岛内的主流民意。有民调显示,有超过60%的岛内选民希望2024年政党轮替,让台海的高烧不退的温度降下来,重新回到和平,稳定,安宁与祥和的状态。正是因为主流民意如此,岛内参选人纷纷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主基调,即便是“台独金孙”赖清德也不得不降低调门,提出用“和平保台”替代“抗中保台”,以拉升选情,骗取更多的选票。
据台媒报道称,中国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访美非常成功,并获得了美方的高度认可。回到台湾地区后,侯友宜决定趁热打铁,不仅请了长假,而且还在一个交流会上作出公开承诺,称若他赢得2024年的选举,一定会让两岸恢复交流与对话,保证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据岛内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已经从最高43%暴跌到了32%,而侯友宜的支持率则上涨到了26.6%,柯文哲以24.4%的支持率位居第三。尽管赖清德的支持率仍处于高位,但现在蓝白阵营已经出现整合的迹象。由于侯友宜的支持率略高于柯文哲,未来蓝白阵营可能整合称“侯柯配”。由于中国国民党始终坚持“九二共识”,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两岸和平统一有望了。
有分析指出,侯友宜在美参访时间,曾提出所谓的“3D战略”,这个战略由“吓阻”、对话和降低风险组成。按照侯友宜的说法,“吓阻”就是提升台湾地区的自我防卫能力,而对话则是依据岛内法律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持续两岸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他还表示将致力于提升岛内高科技转型,并配合美国逐渐减少对中国大陆在经济层面的依赖。因此,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侯友宜在政治上仍希望走中国国民党“亲美和陆”路线,在经济和科技上迎合美国的战略需要,并减少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在军事层面,则是提升自我防卫能力,从而达到“拒统”的目的。所以,即便侯友宜赢得选举,他也不会主动与大陆进行两岸统一的谈判。
但也有观点认为,相较于“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侯友宜的经济与防务政策主张虽然并不能让大陆感到满意,但他仍想维护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局面,从而确保台海地区基本的和平与稳定。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侯友宜赢得明年的选举,那么他应该会改善两岸关系,降低台海对抗与冲突的风险,而风高浪急的台海局势届时也将回归稳定,这也是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条件。但是,如果赖清德赢得明年的选举,基于其一贯激进的“台独”主张,台海局势恐怕将发生惊涛骇浪,这显然有悖于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和统”政策与主张。
客观来说,侯友宜对台湾地区的前途和未来,迄今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论述。而在两岸关系上,赖清德要“台独”,侯友宜则提出“3D战略”,其本质上就是“拒统”战略,但“台独”就意味着战争,走和稀泥走中间道路也是行不通的。当然,国民党内也不乏有识之士,包括前主席连战,马英九,洪秀柱,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等人都曾明确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主张与大陆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所以,对于国民党虽然不能寄予厚望,但也不能完全失望。特别是在“和统”仍然是优先选项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实际上,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大陆早就已经留了一手,那就是我们在力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保留了采取断然措施的权力。当前,中华民族已经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台湾问题不会久拖不决,也不会一代传给下一代。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和平解决问题,致使“和统”可能完全丧失,那么大陆必将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彻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