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无常,1978年以后,因为政治歧见,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开始攻击改革开放并与西方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中国,双方仅保留名义上的外交关系。
由于来自中国的援助消失,阿尔巴尼亚不得不通过朝鲜等第三国购买战斗机零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霍查开始推行“自救”政策,准备与第三世界国家搞好经贸合作。
事实上,“自救”政策非但没能缓解阿尔巴尼亚空军的勤务,甚至带来更大伤害。
像卢什涅航空修理厂只能对米格-15和歼-5歼击机进行维护,因此人们在2001年还能看到它们上天。
可是对更复杂一点的歼-6Ⅲ和歼-7I歼击机来说,阿尔巴尼亚人彻底束手无策,只能把少量歼-6III和歼-7I歼击机拆解,以便为其它战机充当“器官捐献者”。
按照“自救”政策精神,阿空军对飞行员和地勤机械师奉行简单粗暴的政策,“谁将战机损坏了,谁就要上革命军事法庭”,特别是在1978~1981年的“大清洗”期间,惩罚措施更为严格。
如果说此前有90%(阿官方宣布)的战机处于战备状态的话,这一数字随着“自救”政策的盲目推进而急剧下降。
1978~1980年,阿空军事故频发,因机械故障而坠毁的歼-6Ⅲ不少于3架和1架歼-7I,这一数据还是多年后由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媒体披露出来的。
老的战机在逐渐腐朽,新的战机却无处可得。
上世纪80年代底,由于年久失修,阿空军的伊尔-14P运输机全部停飞,中国遗留的直-5直升机也问题不断,由于缺少桨叶等零部件,只有几架直-5能够飞起来。
一些飞行员抱怨说:“只要听到飞行中机舱内传来吱吱作响的声音,我们的心就悬了起来,直到它们降落。”
幸运的是,随着东西方关系缓和,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让阿尔巴尼亚领导人产生改革的想法。
1985年4月11日,霍查在库利特去世,他的政治影响一直持续到1988年,新领导人拉米兹·阿利雅不想完全萧规曹随,希望进行改革。
1990年,阿尔巴尼亚开始实行两党制,一个是南部的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一个是北部的阿尔巴尼亚民主党 (领导人为霍查的私人医生萨利·贝里沙),并开始自由选举。
1993年,阿尔巴尼亚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国家名称中去掉“人民”字样,国旗上的五角星也消失了,阿空军标志也随之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