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9月26日下午,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施工图”为主题的第七场“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在厦门大学如期举行。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教授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黄清贤教授为对谈嘉宾,近百位两岸专家学者、两岸学子齐聚一堂,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为方向和指引,从两岸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着手,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未来。

闽台历史渊源深厚。汪毅夫从元政府对澎湖的管辖,讲到宋代澎湖曾为泉州“外府”,民国初年金门与厦门曾同属鹭江县,2002年5月福州曾向马祖送水等细节。从清代台湾的班兵制,讲到1885年的“福建台湾省”,再讲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台湾义勇军。他娓娓道来,回忆着闽台血脉相连的历史事实。“80%以上台湾居民的祖籍地都在福建。”汪毅夫说。多年来,福建百姓将本地的信俗带到台湾各地,民间信仰已经成为推动两岸融合的重要纽带。汪毅夫分别从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的区别、关于两岸民间信俗的交流活动、关于妈祖等民间信仰的精神纽带作用等三大点阐释了民间信仰对闽台融合的巨大贡献以及对未来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黄清贤现身说法,从小生长在台南的他分享道,妈祖在台南各地深受爱戴,妈祖的勇敢、大爱,以及对和平的祈祷令人心生敬佩。黄清贤提出,我们应当以更现代化的方式,去讲述妈祖的文化,分享妈祖的故事,从文化角度促进两岸心灵契合。

汪毅夫

“《意见》是一份高情商、高智商的文件,凝聚着丰富的经验、智慧和情感,犹如一份具备很强操作性的施工图。”汪毅夫如是说。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8),福建便和台湾一起走过了“穷兄弟相扶持”的时光。汪毅夫认为,近期发布的《意见》,向台湾同胞提供了毫无保留的、全方位的发展机遇,展示的是‘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情感主轴,饱含了高尚的情感:仁慈、友爱和感恩。”

黄清贤

“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有深厚的历史基础。”黄清贤说,从法理上来讲,台湾隶属福建管辖;从经济数据上看,近几十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惊人。无论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还是二十大报告,都体现着对台湾同胞的关爱和照顾。在当下历史机遇时期,两岸融合可在台胞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先试,而后逐渐辐射到全国各地。黄清贤感慨道,“大陆是在用制度化的力量关爱照拂台湾同胞,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台湾同胞应担负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他希望,两岸融合应从单向到多向,通过彼此的发展让两岸融合得更团结,更有力量。

张文生

本次活动主持人厦门大学张文生教授总结说,台湾社会的底色是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核心仍然是中华文化。两岸人民要不断交流,促进融合深化。台胞在闽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完善,需要福建干部群众一起响应,一起落实。

“两岸学子面对面”活动是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发起和打造的两岸学术交流新品牌,旨在通过两岸知名学者之间的深度对话,鲜活地呈现两岸同文同种、根叶相连的文化亲缘,不断唤起两岸民众休戚与共的生活体验。(海峡导报记者 吕涵 杨思萍 程婷婷 实习生 于轶纹/文 叶新航/图)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