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是大家不愿提及的话题,它记录了太多人的血与泪。
如今,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我们希望在疫情过后,生活可以得到改善。
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2023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但经济复苏缓慢、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的生活仍然是一团乱麻。
我们所盼望的,并没有如期到来。
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大环境下,做好“潮水退去”的准备,今明两年最好“抛售”这3样东西,以渡过难关。
01 | 多余的房产
如果放在10多年前,谁让你尽早抛售多余的房产,你可以赏他一个大耳光。
可现在,我们确实需要慎重考虑这个问题。至于为什么,看看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你也就懂了。
中指研究院,今年1~8月的《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
百城二手房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均价从每平1.2万降到1万左右。
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月份的68个,上升到96个。
从数据可以看出,二手房市场的行情并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立即做出反应,降价首付、降利率、开启现房销售、认房不认贷。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强心剂”并未改变房价过高的事实,效果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不论是楼市的现状,还是政府的调控政策,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房地产的投资外衣慢慢被褪去,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另外,在由于出生率、家庭负债、薪资收入等问题的影响,未来的购房需求会越来越低,房价想保持不跌都很困难,更别说上涨了。
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建议手持多套房产。
02 | 豪华的消费
身处是互联网时代,可以轻松看到别人分享的生活日常:购买奢饰品、豪华度假、在高档餐厅用餐......
不管这些是真是假,都令很多人羡慕。
巨大的差异让人失去理智,从而不顾自身情况,毫无节制地使用信用卡、花呗,追求本该不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种做法很蠢,尤其是在近两年,为何这么说呢?
疫情期间,我国GDP还能增长,这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在疫情之后,我国经济也在逐渐复苏。
可即便是如此,还是有大量就业者处于失业的边缘,或者是已经失业、减薪。
再者,还有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只好先啃啃父母。
除此之外,外卖员和网约车也是不容忽视的两个职业,它们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厂程序员离职后送外卖、博士生送外卖、中年高管被辞退后跑网约车......
这些有高学历、有技术、有经验,要不是合适的工作难找,怎么可能去从事这两行。
这样看来,在收入不高、工作不稳的情况下还去追求高消费,那简直是给自己挖坑。
所以,是时候改变消费观了,我们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制定储蓄计划,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03 | 高风险的投资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最稳妥的理财方式就是定期存款。
大家心里清楚,存定期就是图个安稳,也没指望它能跑赢通货膨胀,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不断触碰储户的底线。
终于,一部分储户看不下去了,选择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甚至是创业。
但大家不要忘了,世上永远没有一本万利的生意,既然选择了高收益,自然就要承受高风险。
而且,现在的风险比以往更高,为什么呢?看看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态度就知道了。
都说“钱难赚,x难吃”,我们理解这个道理,银行和投资机构比我们更清楚。
经济环境不好,他们的收益也差,否则也不会降低利率、降低预期收益率。
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更何况业余的小白!
所以,像我们这些没有投资技能和专业眼光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存定期最为稳妥,否则可能连本金都留不住。
04 |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疫情过去,并不意味着彻底好转,我们还是要过一段苦日子,直到疫情的后遗症彻底拜拜。
在此期间,我们考虑好对多余房产的处理方式、合理消费重视储蓄、抛弃不切实际的投资想法,以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