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讯飞与教育部签署合作协议的讯息,引起网友热议,反对的人居多。有的认为,这是教育部的阴谋,打压教培,利用AI的智能化学习,补上教培的空缺,为自己或学校赚钱铺路。有的认为,教育部与科大讯飞合作,会利用通讯的便利,进一步将孩子推入题海,把孩子训练成做题机器,同时会导致孩子们的视力进一步恶化。
我认为这些都是误解,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好好看一下这条讯息。讯息具体如下: 9月22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中小学课后服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一站式课后教学工具、优质素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
首先,我们看到,是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也即中央电化教育馆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协议,显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是教育主管部门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的信息化的举措,是应该点赞之举。
其次,我们看到,签的协议名为“中小学课后服务合作协议”,显然是为了助力课后服务的。“双方将在一站式课后教学工具、优质素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这将意味着,以后的课后延时服务,会利用科大讯飞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丰富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比如,同样是辅导孩子作业,老师只是单纯讲解,会很单调,但讯飞的技术,或许能够一键找到题目,并且用多媒体的形式讲解,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所以,我觉得那种认为此次签约,是为了教育部或学校赚钱,是无稽之谈,说将学生推进题海,更是毫无根据。 当然,万事有利有弊,学校在利用讯飞的技术时,也不宜太过,还是要回归辅导作业的本意,在必要的时候用,以免用得过度而伤害了孩子们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