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人最好的活法:衣服能少买,就尽量少买,饭能少吃,就尽量少吃,学会给生活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和开支,寡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人生实苦皆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有朴实无华的寥寥数语,却道透了人这一生活着的最高境界。
俗语说:“减衣增福,减食增寿。”
现在的人恰恰相反,都在增衣增食,欲望不停的增长,身体的负担不停的加重,心灵的枷锁也不断的紧缩。
弘一法师曾说:“凡是你想控制的最后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这天地间都是你的。”
生活中凡是让你纠结的,牵绊的,痛苦的,执拗的,最后都控制了你。
你渴望美貌,于是你去整容,整成了所有人都喜欢的样子,你以为你终于驾驭了美貌,其实是美貌驾驭了你,你不过是那张脸招摇过市的展示牌。
其实,外表的美,如昙花一现,心灵的美,才经久不衰。
一个人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的价值和品位,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举止高雅,谈吐风趣,胸怀豁达,聪慧机敏,才能赢得人们长久的赞赏和钦佩。
端正的五官,恰当的装扮,得当的举止,善良的心灵,丰富的内涵,再加上健康的心态,才是真正的美。
你渴望华贵,于是你去买衣服,买了整个衣橱的衣服,你以为你终于华丽蜕变,其实你依然空虚散漫,你不过是在不停的给自己制造各种垃圾。
其实,即使买了整个衣柜的衣服,如果你不会穿搭也只是一堆废品,只有超级强的时尚感又适合你的穿搭才能让你成为整条街最靓的女。
你渴望美食,于是你左手拿勺,右手执筷,狼吞虎咽,犹如恶鬼下山,日日管不住自己的嘴,夜夜迈不开自己的腿,抵制不了各种美食的色香味意形。
其实,吃货的嘴脸,向来都很难看,你贪吃蛇大作战的疯狂架势,让所有见到的人都为之侧目。
如今的社会种种,公款大吃大喝,狠刹餐饮浪费歪风,道德无尚,世风日下。
归根结底,是人的欲望大过了天理。
王阳明曾说:“存天理,去人欲,万事可成。”
所谓天理,是人对外界事物反应的自然流露,所谓人欲,是人对自己本能反应的有意隐瞒或彰显。
饿了就吃饭是天理,但是拍照发朋友圈炫耀是人欲,吃山珍海味,吃好的吃香的,攀比炫富,吃自己经济能力范围之外的饭是人欲。
困了就睡觉是天理,但是找美女陪睡是人欲,以貌取人,爱慕虚荣,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希望被仰视是人欲。
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一生秉从“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创办了两家企业都做到了世界五百强。
正是聪慧的参透了王阳明心学中天理和人欲的根本思想。
其实,莫言是用更加朴素的话语,融入到了真实具体的生活当中,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最好活法和最高境界。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所拥有的心存不满,对所拥有的视而不见,只看得到自己所没有的,当一直执着于求而不得,便会心生执念,郁郁寡欢。
那些所谓让自己不快乐的,不开心的,其实都是自己内心无休无止的欲望,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要的太多减的太少,反而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负累。
幸福是你减去你的欲望再看见你所拥有的,如果把欲望降低,那么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幸福感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提升。
全是负累的心灵,又如何撑起轻松前行的生活?唯有不断地化繁为简,才能让自己回归真正的生活。
学会给生活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和开支,让生活更简单,更轻松。
适当断舍离,减少购买不必要的物品,恰当处理没用的东西,控制没必要的物欲。
尽快忘掉那些影响你心情的琐事,不纠结,不弥陷,只汲取经验教训,让自己变得优秀而强大。
减少无效的社交,不客套,不附和,不跟风,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只用宝贵的时间好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懂得专注你所拥有的,敢于舍弃不必要的东西。
放下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力改变的执念,以热爱、乐观和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会发现专注是快乐的源泉。
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一件事情里面,只有我们潜心专注在一件事时,我们才可以悟透其中每一条道理。
一味地拥有和索取,只会让心灵承受过多的煎熬和枷锁,进而感到身负重担、痛苦焦虑、生活迷茫。
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所谓的“三七法则”:只有将生活中70%无用的部分剔除,才能将30%真正有意义的部分修炼到极致,进而洞见幸福的真谛,过上快乐的生活。
懂得知足常乐,看淡人生是非恩怨。
人世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心态好,心情才会好。
不为昨天的失意而懊悔,不为今天的失落而烦恼,不为明朝的得失而忧愁,淡泊名利,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而长久,懂得适可而止,福禄才能长长久久,连绵不绝。
人生,成长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而成熟却是一个人学会给生活做减法的过程。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想要,也就什么都得不到。
人生实苦皆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