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曾经让世界陷入恐慌的词,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一次,不是因为病毒发生了变异,也不是因为感染人数激增,而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翻了追踪调查报告。
然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此前关于中国新冠病毒来源的调查报告实际上是“不确定的”,科学界尚未就病毒来源达成共识。谭德塞随后将矛头指向中国,呼吁组建新的调查小组进入中国追查源头,并要求中方给予调查小组完全的出入自由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自由,并表示中方应全力配合调查小组的工作。
但令人担忧的是,谭德塞提出的溯源调查只针对中国,并未要求对美国、英国等疫情发生地和感染人数众多的国家进行调查。这引发了对此次调查的政治目的的质疑。谭德塞甚至在与中国的双边会晤中呼吁其他国家提出新的可追溯性要求,这种明显的政治压力无疑引发了对可追溯性调查的担忧。
同时,针对中美在溯源问题上的争议,中方还提出邀请国际专家赴美进行溯源研究。这一系列回应表明,中国已经失去耐心,不会再容忍外界对可追溯性问题的政治操纵。
重新炒作追查新冠病毒源头问题,本质上是美国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手段。在“北溪2号”管道爆炸和俄亥俄州化学品泄漏事件的背景下,西方媒体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气球事件”和“新型冠状病毒阴谋论”上。这种偶然的同时性很难让人相信,但这是美国垄断和操纵舆论的常用手段。
这种焦点的转移也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对抗正在加剧。这也暴露了拜登政府在国内面临的困境,因为害怕向公众暴露负面新闻,所以通过一系列热点话题来掩盖真相。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重心的转移已经暴露在其他国家的眼中,使世界越来越不信任美国。
美国高级官员一再承诺,声称遵守两国元首在巴厘岛达成的共识,但他们的军舰却一再挑衅中国。这种不一致使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讨厌美国。美国想在国际舞台上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但永远掩饰不了自己的霸权本质。
中国政府对溯源调查的态度是积极合作的。然而,在调查初期,许多公正的专家迫于压力公开支持和捍卫中国。然而,一些人对调查结果并不满意,并成立了新的调查小组,以确保只发表他们想听到的声音。这种做法在中国引起了警惕。
一系列反应清楚地表明,中国不再容忍外界对可追溯性问题的政治操纵。
我认为,重启疫情源头调查,不仅是中美两国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也是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挑战。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这也是中美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双方都在努力保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保持科学理性和客观的眼光。追查新冠病毒源头是严肃的科学工作,应该由专业机构和科学家来处理,不应该被政治利益所左右。我们不应把源头溯源问题过度政治化,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上。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科学没有国界,可追溯性调查需要全球范围内科学家和专家的共同努力。只有相互尊重、平等沟通,才能查清病毒源头真相,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倡导和平、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我们不希望看到任何国家利用疫情或溯源问题进行政治算计和对抗。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更加公正、合作、包容的国际社会。
总之,我相信,通过各国的努力与合作,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繁荣。让我们锐意进取,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