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段时间,普京政府的压力确实不小。就在刚刚过去的48小时内,俄方遭两大压力压顶:
1.乌军加大了对克里米亚和黑海舰队的攻击,而俄军的报复也只能和从前一样,对乌几个州进行空袭。
2.泽连斯基显然对近段时间前线的进攻很有信心,甚至,他还当众表示:我们一定会夺回巴赫穆特。而一旦巴赫穆特被夺回,对俄军来说将是相当大的打击。
越是在战事胶着之际,和各国的经贸往来就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据俄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贸易将历史性地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普京政府却发现和中国的交易也有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此事是在9月22日,由俄罗斯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提出来的。当着众人的面,这位名叫维塔利∙曼克维奇的主席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确实在增长,但并不平衡”。而且,他也认为这个事要改。
为了说明这种农产品种类上的不平衡,曼克维奇摆出了个数据,他称:以小麦为例,俄罗斯仅占中国小麦进口的0.5%。要知道,做为一个小麦产量大国,在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的小麦年产量不但没有降,还在2022年增长了近3成,达到了1.0444亿吨。对俄罗斯来说,如此巨大的小麦产量,销售渠道自然是大问题。
说到底,俄罗斯人是认为目前虽然中俄贸易量突破历史,但确实出现了: 他们真正想卖的,不是中国想从他们那里买这一情况。关于这一点,中国方面目前持沉默态度。毕竟,虽然俄方现在提出要改,中国也确实是全球小麦进口大国,但成交最终还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俄罗斯人发现中俄贸易间存在的小问题,还不止是这一方面。日前,出访中国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就提到中俄交易中偏重使用人民币的问题。这对部分俄罗斯人来说,多少有些不好接受。
不过,关于这一点,俄高层倒是很能理解。列舍特尼科夫在提到此事时,就表示:毕竟人民币是主要货币储备之一,因此有这种偏重性,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俄罗斯现在是和中国极友好的国家,他们在担心什么我们不是不知道。在这方面,俄罗斯人是吃过亏的。就在数日前,俄官方还不得不承认:因为石油交易,目前手上囤了大量印度卢比花不出去。但俄方应该清醒地知道:人民币不是卢比,所以他们大可不必担心人民币花不出去。
综上,关于中俄之间贸易的种种问题,并不像一些美西方媒体炒作的“不健康”。事实上,任何两个国家的贸易都无法实现完全互补。对咱们中国来说,像粮食、石油这些在关键时刻可以称得上战略储备的物资,我们多一个购买渠道,就多一份保险。俄方的要求我们能理解,但我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