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武器还能当饭吃?朝鲜政府告诉你,一颗核弹就能管饱。
2022年9月,朝鲜政府发布法令,宣布本国正式成为有核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核武器能让金正恩更有安全感,让朝鲜更有保障。
可实际上,他们心里却想着,核武器原来是一门大生意。为了成功拥核,朝鲜付出了哪些努力?核武器对于他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近两年,国际局势十分动荡。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打得正酣,俄罗斯和乌克兰正不遗余力地朝对方扔炸弹,偏安一隅的朝鲜也没闲着。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访问美国时称,朝鲜核武器始终是亚洲地区的巨大威胁。与他们生活在同一半岛,韩国始终胆战心惊。
美国军事专家也分析,朝鲜拥核自重,最可能的打击范围就是美国分布在太平洋西岸的军事基地。总而言之,他们像制造中国威胁论一样,疯狂给朝鲜扣帽子。
所有的舆论压力,金正恩习以为常。毕竟当初决定研发核武器,他顶住的压力可不比现在小。
上世纪60年代,金正恩的爷爷金日成还在世时,他们就已经有了研发核武器的打算。但是,这份打算只能悄悄计划。就连和苏联之间的交易,朝鲜也是暗戳戳。
金日成给出的申请,总体围绕着核电站项目的建设展开。对外解释时,他可以正大光明地说,核电站是非常典型的基础设施。
但他抛去的眼神,苏联看得清清楚楚。到底是民用还是军用,双方心里都有数。
就这样,朝鲜的秘密核能研究中心建成了。到上世纪90年代为止,它一直在为朝鲜的核武器研发之路服务。
金日成去世,金正日即位之后,新的领导人对军备研发更感兴趣。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主义阵营一片动荡。在1994年接班之前,已经亲政的金正日就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偌大的社会主义领头羊,一夕之间轰然倒下,所有的风光过往全部变成了碎片。苏联那么强大,可还是抵不过西方国家的侵袭。
苏联不行,朝鲜恐怕也不行。看到苏联民众在大街上流离失所的报道,金正日仿佛看到了朝鲜的明天。
在自己的任期之内,他发誓不能让同样的悲剧上演。于是,在第一元帅玄哲海的支持之下,他提出了朝鲜发展的基本国策,先军政策。
顾名思义,先军政策指国家的一切政策和建设行动都以军队为先,以军事实力的提升为核心。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外交开拓,所有工作都得为军事让路。
研发核武器,就是先军政策的重要环节。在此之前,美国已经通过卫星图像发现了朝鲜的秘密行动。于是他们联合英法德奥等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对朝鲜发起控诉。
明明朝鲜已经在前苏联的敦促之下,签订了禁止研发新型核武器的条约。可现在,朝鲜又出尔反尔,仍然秘密进行违禁行动。
他们指责朝鲜没有契约精神,要求朝鲜立即停止所有行动。如若不然,美国可能会发起军事行动,捍卫世界和平。美国这冠冕堂皇的本事,金正日是自愧不如。
作为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敏锐的从美国的警告中,发现了对方对朝鲜的忌惮。新仇旧恨,始终横亘在两国中间。美国一定担心,朝鲜拥核之后,首先会对他们出手。
因此,只要能确保朝鲜方面的核安全。美国愿意在政治博弈中做出一定的让步。既然如此,那朝鲜可就不客气了。这么大一个杀手锏,他们必须好好利用。
1993年,朝鲜的核危机来了。他们单方面撕毁不扩散核武器的约定协议,并声称本国近日多次受到威胁,且威胁者来路不明。为了捍卫国防安全,他们不得不扩散核武器规模。
威胁到底是真是假,恐怕只有朝鲜人清楚。这不重要,因为,他们要的是名义,正大光明威胁西方国家的名义。
果然,美国着急忙慌地安抚朝鲜,软硬兼施,要求他们配合原子能机构的工作,冻结一部分核设施。金家王朝在外交问题上一向强硬,绝不妥协。
任由朝鲜继续发展,美国在亚洲的谋划就得全盘破产。他们几经衡量,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承诺给予朝鲜一定的补偿。
至于补偿内容和数量,双方还得谈。直到1994年10月,态度晦暗不明的朝鲜代表才终于松口,答应与美国共同签署协议。
他们可以撤销之前撕毁不扩散核武器的决定,也可以乖乖配合原子能机构的工作。不过,他们的能源危机,美国必须帮助其解决。
否则,所有的谈判都是白费。看到事情还有转机,美国人差点激动得感谢上天,至于能源问题,他们当然愿意一手包办。
以轻水堆为代表的能源系统,由美国牵头,在朝鲜建设。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美国每年都需要为朝鲜送上50万吨重油。
朝鲜占了便宜,自然乐呵呵打道回府。美国出了血,又不敢发脾气,只能自认倒霉。这就是朝鲜利用核武器赚回来的利润,神秘的地缘生意,也由此而来。
核武器成了朝鲜政府手中最有价值的商品,它的用途不是买卖,而是提醒和警告。
美国就算想对朝鲜出手,他们也得投鼠忌器。朝鲜是那只老鼠,核武器就是美国忌惮的器械。
因此金正日决定,这核武器不仅不能放弃,还得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研发速度。越让西方国家恐慌,朝鲜在地缘生意中就越有优势。
进入21世纪以后,新一轮的核危机又再度爆发。这一次,朝鲜更加磨人,六方会谈就是证据。
2002年,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在外交行程当中,朝鲜政府毫不避讳地展示本国浓缩铀的发展计划,其代表在洽谈之时,言语之间还带着点无辜。
要知道,浓缩铀是研发核弹头的重要原材料,其纯度越高,核武器的威力也就越大。
朝鲜的行动,摆明了是在告诉大家:我对核武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要想终止朝鲜的计划,很简单,美国拿出诚意交换。
像上次一样,朝鲜政府又在期待着新一轮的地缘生意。美国先是暂停对朝鲜的能源供应,而后又联合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邀请朝鲜加入六方会谈。
从2003年到2008年,六方会谈一共开展六轮多次会议。与会国家依次发言,除朝鲜之外,其他五个国家的立场基本一致。
中国是朝鲜的军事同盟,但在有关核武器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却没有办法支持朝鲜的决定。
从本国利益出发,我国并不想看到周边环境平添事端,更不想成为朝鲜和美国的润滑剂。
更关键的是,核武器关系着局部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甚至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政治走向。朝鲜拥核,对于中韩日三个亚洲国家而言都不是好事。
至于俄罗斯,朝鲜算是他们的邻居。邻居家里藏着不定时炸弹,哪怕轰炸目标很大可能不是自己,他们也无法安心。
几个国家轮流出面,大到世界和平,小到国际合作,多种理由轮番轰炸,还是没能让朝鲜改变立场。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除非其他国家拿出等价的条件交换,否则,这笔生意,他们就不打算谈下去了。
2008年,美国开出的条件终于让朝鲜动了心。他们承诺,只要朝鲜答应炸毁核试验基地。他们就把对方从恐怖名单上排除,同时开放必要的贸易权利,终止对朝鲜的贸易制裁。
六方会谈取得了初步成果,可这并不意味着朝鲜会就此放弃核计划。
没有地面基地不要紧,地下实验还是能正常进行。只要有人,有技术,有钱,这项计划,他们就能一直坚持下去。也只有坚持下去,朝鲜手中的筹码才会越发有力。
他们是一个发展方式相对封闭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基本模式大体保留,因此西方国家的制裁,对他们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不大。
不过,金正恩作为一位具有世界性眼光的领导人,还是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增加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也是他们的必由之路。
不管是经济贸易还是政治合作,不管是外交洽谈还是文化沟通,归根结底,国与国之间的接触,都逃不开“地缘”二字。
要想扩大自己的地缘优势,如今的朝鲜和几十年前的朝鲜一样,只有一条路,拥核。
因此2022年,金正恩才会顶着压力,正面对抗制裁,用强硬的态度与西方国家对话,与国内的保守派对话。
内忧外患之下,他仍然把朝鲜送上了有核国家的名单之上,把自己的国家托举成全球瞩目的九分之一。
如今的朝鲜,依旧在核研发道路上马不停蹄。屡试不爽的地缘生意,他们也会一直做下去。毕竟,有底牌,才有谈判的资格。在朝鲜,核武器就是国家政治的“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