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刚见完普京,一架特别总统专机抵达中国,美国围堵被撕开口子
前言
中央外办主任、中国外长王毅与普京在圣彼得堡进行了会面,在这一次的会面中,王毅当面向普京发出邀请,而普京也当即就做出了回应,表示愿意于不久之后访华。
在这一次两国重要会谈之后,一架专机抵达中国,这一系列的事情都似乎在宣示着,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主动破圈,撕开美国的围堵。
那么这一次的会谈都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中俄合作加强
普京与王毅在此次会谈达成了高度的共识,普京还向王毅表示,希望可以代为转达对中方高层的问候,他表示两国有着深切紧密的联系,涉及到多方面的领域。
王毅会长在和普京进行会谈之后,当面向普京发出访华邀请,普京也是立即就做出了回应表示将在不久之后,也就是十月份对中国进行访问。
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将于今年的十月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个峰会是中国准备将与众多合作伙伴维持着合作联系。
“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式,是与众多国家共谋发展之道的关键之路,中国希望能与更多的国家达成合作建设,共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长远的打算。
且在目前国际形势下,美国的制裁不再有影响俄罗斯的可能,俄罗斯已经能实现基本正常运作,经济开始恢复增长。
美国这些年来不断加深和盟友的合作,同时在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对抗亚太地区,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俄联手已是大势所趋,俄罗斯希望与中国能够保持密切的合作和联系,通过应对发展变化的国际局势。
而此时俄罗斯希望能与中国更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更是积极响应,表示愿意与中国共同推进经济联盟的倡议对接。
中叙关系进入新阶段
而在这一次的两国重要领导人会谈之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专机抵达了中国,到达中国杭州降落,据叙利亚方的消息称,这一次巴沙尔将会出席亚运会的开幕仪式,以及接下来将与中方高层共同举行中叙峰会。
此次叙利亚到访中国,距离上次已经是十分遥远了,将近20年都未曾到访中国,此次叙利亚的到来将是十分重要的标志。
叙利亚的国内也有着严重的内乱问题,且持续时间已久直至今日。叙利亚也是深受美国侵害的国家,侵占领土,夺取资产,且在叙利亚内战开始之前,那时的叙利亚与西方来往甚好。
但是由于希拉里的“阿拉伯之春”行动,致使许多中东国家开始遭到重创,其后美国还公然表示,阿萨德政权必须垮台。
可见美等西方国家对待自己的盟友就是如此,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弃之,西方的合盟关系由此可见是如此的虚伪。
叙利亚作为一个中东国家,如今将与中国达成新的合作联系,这对于中国对外交往将是一个新的突破。中国与叙利亚的关系有了新的改变,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叙利亚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理念,在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侵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联盟的重要性。
普京表示,在这些共同抵制西方霸权的国家努力下,金砖国家扩员,以及金砖机制都达成了不小的变革,这一切都在向着不断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而发展,未来美国霸权必将被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击破。
在与普京的会谈中,王毅也传达了中国的态度,在与俄罗斯的会谈中,中方愿意与俄罗斯共同面对这一切的挑战,两国达成高度共识,都愿意再进一步地加强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共同维护两国合作基础,在不断增进互利互信中友好共同的发展。
中俄两国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在不断地加深两国之间的合作基础,这样深入的合作中,也吸引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关注。
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中俄之间的合作,还多次试图阻碍和挑拨中俄之间的关系。
但是中俄合作到底是如何呢?
中俄合作并非结盟
西方制造谣言,声称中俄合作扰乱世界秩序,将会对世界造成十分重大的威胁。但是其真正担忧的不过是中俄联手强大的实力将会对其西方霸权造成严重的冲击。
毕竟美目前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就是中俄两国。
在俄罗斯与中国会谈之前,俄罗斯还刚刚结束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访谈,以及俄罗斯还与伊朗进行了相关合作的会谈,总之,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完全不是西方所言的那样属于结盟关系,俄罗斯与中国所做的是不同的合作方向,但是也并不代表就不会有共同的目标。
中国早已多次强调,中国从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员,西方对中俄结盟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中俄结盟根本不存在,中国与俄罗斯只是合作关系。
中国早已对外声明。中国与俄罗斯建立的是不结盟的合作理念,中俄与俄罗斯对外理念也都是一致的反对单边霸权,只希望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定。
至于对中俄合作的担忧,是美制造的舆论,夸大中俄合作的威胁性,不过是害怕受到中俄两国强大的军事合作导致自己的霸权主义受到严重冲击。
结语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达成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共同抵制美国霸权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就是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
中俄两国加强合作,也只是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不是为了要形成对某一方的打压,但是中俄合作不是为了打击第三方,同样不会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影响,中国会积极与俄罗斯加强合作,也会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其他愿意与中国建立和平外交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