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晚间,乌克兰军队使用英法两国提供的隐身巡航导弹,成功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总部大楼。据俄国防部通报称,乌军在赫尔松地区上空先后发射了十多枚“风暴隐身”和“斯坎普”巡航导弹,对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角,塞瓦斯托波尔港的黑海舰队停泊点以及舰队司令部进行大规模导弹袭击,袭击造成司令部大楼局部结构垮塌,至少一名军人遇难,大批黑海舰队军官被压在倒塌的废墟下。
这次成功的导弹破袭战立即引起全球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实际上,俄乌冲突开始后,乌克兰空军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失去了战斗力,虽然后来也逐渐恢复了一些,但总体上仍然无法与俄罗斯空天军相抗衡,连争夺部分制空权都做不到。不过冲突超过一年半,乌克兰在得到西方支援后,空中力量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虽说夺取制空权的难度太大,不过空袭克里米亚的次数和强度却是肉眼可见地上升了。
一周多以前,乌军出动苏-24M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在无人艇的配合下对俄罗斯控制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发起攻击。虽然无人艇被俄军巡逻舰消灭,但巡航导弹击中了船厂里正在修理的“明斯克”号登陆舰,另有一艘“基洛”级潜艇“顿河畔罗斯托夫”号也受损较严重。总体来看,乌军那次对塞瓦斯托波尔的突袭是成功的,也预示着一旦有机会,乌军必然出动更多的苏-24M攻击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事目标。
果不其然,9月20日上午,乌克兰空军再次出动其珍贵的苏-24M战斗轰炸机,足足11架之多,从赫梅利尼茨基州的斯达克斯坦尼夫基地出发,以超低空飞行的策略避开俄军雷达探测。大约12点,这11架苏-24M到达敖德萨州和尼古拉耶夫州的边界时分成两队,其中9架留在克里米亚半岛以西,2架向南飞往奥恰基夫,随后9架苏-24M开始向目标发射导弹。
可以确认的是这些乌军战机除了发射8枚“风暴阴影”或“斯坎普-EG”巡航导弹外,还发射了3枚AGM-160 MALD诱饵弹,用来迷惑俄军的雷达和防空导弹,战术和配合都很娴熟的样子。
这一次乌军取得的战果不太好确认,双方各执一词。乌克兰方面声称巡航导弹击中了俄军萨奇空军基地,并摧毁了俄军黑海舰队的指挥部;俄罗斯方面则声称负责克里米亚要地防空任务的第31防空师,先后组织其麾下的“铠甲-S1”防空系统,分别在西南部的塔尔汗库特角以及俄军比尔别克机场附近击落了5枚乌克兰巡航导弹,其中3枚导弹则落在了附近村庄,空袭没有造成严重损害。不过,随后,俄国防部在媒体压力下终于承认黑海舰队总部大楼被炸,多枚导弹在30多米的超低空突防,最终炸穿了司令部大楼主体建筑。
(据称是路人拍下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20日下午,塞瓦斯托波尔市长拉兹沃扎耶夫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消息,表示俄军防空部队“击退了(乌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导弹空袭”,导弹残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在统计。截至目前,俄乌双方都没有关于这次导弹袭击更多更详细的报告,所以综合来看应该是俄罗斯一方并未受到太大损失,否则乌克兰政府和军方早就宣扬他们取得的胜利了。
损失虽然不大,但对俄罗斯,尤其是俄罗斯空天军来说难以接受,因为在针对乌克兰后方机场、弹药库等关键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近一年后,他们非但没能彻底将乌克兰空军打掉,竟还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被乌军以战斗机发射巡航导弹的形式连续发起空袭,可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很明显,之前俄军如果不是根本就没找到乌军战机存放的确切地点,就是低估了北约支援乌克兰武器弹药的数量和规模,所以在炸了近一年后,乌军依然能出动这么多战机空袭克里米亚。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俄军的战场情报和侦察监视能力确实很差,连乌克兰中部和西部的机场在干什么,有什么变化都搞不清楚,自然更谈不上及时消灭出现在这些基地的关键目标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乌军这一次没有在深夜或凌晨,俄军防卫最松懈的时刻发起突袭,而是挑在了上午和中午。在俄军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乌军敢于在白天出动这么多战机进行空袭,如果不是乌军飞行员真把技术练到一定程度了,就是这些飞行员或许压根就不是乌克兰人,而是波兰或其他北约国家的飞行员,甚至执行空袭任务的到底是不是乌军苏-24M,都很值得怀疑。
这次与往常不同的空袭结束后,俄军则发起了与往常相同的报复:21日凌晨,乌克兰多地拉响防空警报,俄军导弹落在了乌克兰多个城市。
相较于这样残酷的你来我往,谁都不愿提及的是俄乌冲突已注定长期化,只要俄罗斯与北约撑得住,打上两三年都不是问题。
如今俄军不愿冒险进攻大城市,或者说进攻能力还不足,乌克兰虽然在多个重要战场上不断有攻势,但别说收复国土这么宏伟的目标,连把俄军击退几公里都很难做到。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所带来的,恐怕不止是对国力的巨量消耗,而或许是比战争本身更让人恐惧的绝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