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1997年12月6日,年98岁的董竹君因感冒不治去世。在她被抢救时,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她前不久刚录制的节目《读书时间》,此时,距离她的新书《我的一个世纪》被出版刚刚过去几个月时间。

最先得知董竹君辞世消息的是董竹君回忆录的出版负责人范用先生,当时的他怎么也不肯相信前几日还侃侃而谈的“董先生”会突然辞世。

同样不能接受董竹君辞世消息的还有指挥家卞祖善,接到夏国瑛电话时,他愣了半晌道:“啊,董老已经……”夏国瑛在电话那头努力压住悲伤答道:“是的,老人家已经去了天国。”

世纪老人董竹君辞世前已经把她创办的锦江饭店交给国家,除了建幼儿园的心愿外,她在人间的心愿也都已实现了。这个经历过百年风雨动荡的老人似乎没有任何遗憾了,所以,即便死前她曾被抢救过,但她走时依旧非常安详。

董竹君离开人世这年,她已经得知她的回忆录会被拍成电视剧,只是,她终究没来得及看到两年后依据她回忆录拍成的电视剧《世纪人生》。但这些都算不得董竹君的遗憾,对她而言,人生已经圆满了。只是,这个近百岁的老人的人生当真没有任何遗憾吗?实际上,她有,这遗憾藏在她的一个特殊遗言里。

董竹君离世时曾给后人留下了两个遗言,第一是:在墓碑上刻上她的那句“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步伐。”

而第二个遗言相比第一个遗言就明显有些不一样了,董竹君第二遗言的内容是:在她的葬礼上播放《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

显然,董竹君要求在其葬礼上播放的这首歌定与她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只是,颇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首歌竟不是别的曲子,而恰是她和夏之时热恋时最常听的曲子,所以,这首《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里的“夏”多少代表了“夏之时”。

董竹君与曾任四川督军夏之时的婚姻之结束是她执意要求的结果,直到这葬礼上她的第二遗愿被公布,她的子女才明白:母亲当年执意与父亲分开并不代表不爱,而仅仅是一种无奈。

迫使董竹君不顾一切结束这段婚姻的“无奈”是:我很爱你,但我不能没有自我。只是,在这个所谓“自我”里,更多的是关乎她一生为之努力争取的“尊严”二字。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巨作《简爱》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这句话背后的力量,董竹君当是最能体会的。这话,放在董竹君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13岁时,这个出身贫寒的奇女子便被父母卖到了青楼。青楼是一个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地方,在这里,无论是倾国之姿还是平庸之貌,你都是被轻贱、玩弄的对象。

青楼时,董竹君是清倌人,也就是俗称的卖艺不卖身,可实际上呢,即便她在靠动听的歌喉赚传票(请她出场开的票),可她也总不免遭受客人各种把玩般的调戏。

相比普通妓女,董竹君上过私塾,所以她懂得礼义廉耻,对贞洁二字也极为看重。在骨子里,这个容貌倾城的女子渴望成为冰清玉洁让人钦佩的人,可实际情况却相反,现实让她落入了最龌龊的地方。

在这个叫富春院的地方,她亲眼看到了被老头子夺去贞操的女子,也看到过无数被男人玩弄致死的姐妹。更重要的是,她亲历过,一个叫“七少爷”的曾试图强暴过她,被她挣脱后,他狠狠打了她一巴掌,打完还骂:“你真把自己当回事,我给你脸你才有脸,你这个贱货!”

人从来有两种,一种越被生活挫败,越屈服,而另一种,则越被生活挫败越倔强。在欺凌侮辱面前,董竹君不仅没有屈服,其斗争到底的心反而越强了。后来,在老妈子的帮助下,她想出了找个良人帮自己逃出青楼的主意。

逃出老鸨子的魔爪,这是何其难!在当时,如董竹君这般的女子,最好的出路便是找个有钱人替自己赎身从良。可这条路,董竹君偏不要,为何,因为她不想被给自己赎身的男人称作“你是我买来的”。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能有董竹君这般意识和远见的绝是极少数。董竹君是个聪慧的女子,她的慧根和她青楼的所见所闻告诉她,她绝不可被赎身,而要自己逃出去。只有如此,她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董竹君看来,被赎身后若不能和男人平等处之,那只是当多数人玩物和当一个男人玩物的区别罢了。而这二者,本质上一样,都是玩物。董竹君要做女人,而且是要做独立和男人平起平坐的女人。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董竹君设法逃出青楼与夏之时结合时,曾提出三个结婚条件:第一不做小,第二必须供她日本学习,第三是他去追寻革命理想她负责从旁协助。这三个条件中,第三个是对自己的倒逼,它是在对她自己做要求。也就是说,董竹君在用这种方式逼自己成长成可以和丈夫并肩的女人。

这样的结婚条件,本是相当苛刻的,可夏之时却想都没想便同意了,这些,他终也都做到了。

到日本后,夏之时依照约定让董竹君前往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在这里,刻苦的董竹君很快学完了理科的全部课程。可正是在学习期间,夏之时见美丽的妻子在学校太过受欢迎而决定让不再让她去学校,而是在家为她请家教学习。

这样的结果,是董竹君怎么也没想到的,但她最终还是应允了,她理解丈夫的心理。不久,董竹君在日本怀孕生下了女儿夏国琼。

在生养女儿期间,董竹君一直努力继续着学业,她如此发狠的背后原因在于:她想和丈夫一样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可以说,此时的董竹君已经在身为革命志士的丈夫夏之时的熏陶下,成了一个心怀革命理想的女青年。

行到此时,夏之时在董竹君眼里一直是高大的形象,她对他充满了感恩、崇敬之情。可夏之时父亲病危他离开日本回国探父时的一句话却狠狠刺了她一下。临走时,夏之时拿出一把枪对她说:“这把枪你留着,可以自保,这是它的用处之一。另外,如果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你就用它自杀!”

听到这话时,董竹君心里一颤。这些年,她一直以为丈夫将她看作平等独立的个体,可到头她却发现,自己在丈夫眼里只是附属品,即便她是她的妻子。在丈夫看来,自己一旦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就得去死,这种霸道的大男子主义怎不让董竹君心生难受呢。

夏之时离开日本后,董竹君曾无数次咀嚼过这句话。作为已经在日本接受先进思想熏陶的女子,她怎么能忍受丈夫将自己看作附属品,而非独立意义上的人呢!无数个夜晚的咀嚼后,董竹君心里渴望尊重的心越发强烈了。

这种渴望,在董竹君放下未完学业回到丈夫夏之时老家四川后再次被强化了。夏家是个封建大家庭,这里有着男尊女卑等各种封建恶习。在这些之外,夏之时革命的受挫和官运的不畅通也成了她之理想面挑战的关键。

董竹君到了夏府后虽然努力操持家业并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可一连生下四个女儿后,在重男轻女的夏家,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