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前期上海成功举办“双城论坛”后,蒋万安作为台方代表也主动邀请上海的台湾办事处李骁东副主任择期访台,届时双方可一同游览台湾的民俗灯会,并借此机会拓宽上海市和台北市的市政交流渠道,进而促进海陆两岸的沟通发展。
可惜,这次在广大台海民众看来,本该是一场大幅拉近两岸亲密关系的盛大交流活动,却因为某些不可言的因素,致使在现今的两岸关系越发热络的背景下,转变为双方冷冷淡淡参会,最终也是好不容易才在上海“双城论坛”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发展。
据台媒报道,在上海方面诸多官员随团到访台湾时,身为邀请者的蒋万安并没有带队亲自迎接,这样的冷淡态度让人不由得怀疑此前那个乐呵呵在上海讲话的蒋万安到底是不是换了个人。
而在此次台北“双城论坛”举行的前两日,蒋万安也并未出席论坛现场,似乎他根本就没有想和这些上海访台团的“先遣队”发生接触。哪怕后面由李骁东副主任亲自莅临台北的市政大楼时,蒋万安也并未考虑出去迎接,而是派出了麾下的王秋冬副秘书长来接待李晓东,真是摆足了自己的排场!
虽然后面李骁东副主任被王秋冬带领着和蒋万安见面,双方也仅交谈了不足半小时,而后蒋万安就借故政事繁忙提前离席,将指示台北的林奕华负责接下来的会谈,事后此番行为也是发生热议。
要知道“礼仪之邦”一直是中华民族标榜自己的形容词,虽然台湾在中国领土的东南角偏安一隅,但本身也是有着浓厚的礼仪要求的。很多台媒都公开声讨蒋万安的“下头”行为,堂堂一个台北市长还要耍这种“双方对等”的小脾气,这难道是一个政治人物该有的表现吗?后面已经开始会谈还要借故率先离场,难不成他比蔡英文还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简言之,此番大陆访台参加的“双城论坛”很明显遭到了以台北市长蒋万安为首的冷漠对待,“冷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缘于蒋万安团队对“双方对等”的职务观念上的坚持,或者换句话说是“骄傲自矜”。
也可能在这些台北市的领导班子眼中,大陆李骁东的级别基本上刚好和市委的王秋冬这个副秘书长差不多,由王秋冬负责对接大陆访问团再合适不过。可蒋万安这种会谈中途却找理由先行离开的无礼之举也是直接影响了访问团的访问热情,这给本就缓和的两岸关系又撒上了一层冰霜。
针对蒋万安无脑的“对等”要求,身为民进党成员的陈怡君议员表示,大陆访问团是由蒋万安从上海诚邀而来,现在人家到了台湾之后,身为邀请者却因为所谓的不值一提的“双方对等”关系四处躲避访问团的正常会谈,一点儿东道主风范都没有,与其现在如此倒不如当时就免开尊口,搞得现在双方都很尴尬。
从陈怡君对蒋万安的“大批特批”来看,她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贬低蒋万安的执政能力,并借此机会给蒋万安贴上诸如“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和“骄傲自矜”等负面影响的标签,让大众认识到蒋万安本身根本缺乏正确处理“外交”事务的魄力。
为此,她还从更深一层开始阐述蒋万安的“综合能力”欠佳的各种表现,以此次“半场离席”事件突出的矛盾心理为由头,渲染了国民党方面对两岸关系拉近的紧张和畏惧,因为一旦表现出和大陆加深合作的趋势那么就会面临着支持率下调等切身影响。
可惜陈怡君的说法一经台媒报道,便引来群嘲,因为自从当年国民党从“九合一”的选举态势中搏杀而出,民进党的势头已经不如以往,台湾省的政治风向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台湾普通民众开始认识到加深两岸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各种隐性好处,他们也开始更加认同国民党主张的促进两岸交流的政策,这也是近几年在各机构的民调中有着明显的支持趋势,其中国民党的支持率高达27.1%,这可以说是民进党展露败相后的最高记录。
而且相比于国民党,民进党如今的处境似乎更符合陈怡君的“挖苦言论”,因为民进党一直在大陆访问团赴台过程中下各种“黑手”来拖延访问团的正常行程,比如错过游灯会的开幕式等。他们表面上虽然对大陆访台表现得无所畏惧,但实际上这些阻碍台湾民众和大陆代表团的友好交流完全就是他们害怕的表现,他们生怕一旦大陆获得民心,那么这些民进党的拥趸就将是万众唾骂的落水狗。
可能也正是如此,虽然蒋万安“自恃”市长身份硬生生提前离席之举略有不妥,但仍旧在双方、特别是大陆访问团的容忍下,使得台北的“双城论谈”也是迎来了一个合格水准之上的结局。
无论是台北市,还是上海市,都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在加深双方合作的同时,继续逐步促进两岸的实时沟通、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寻找更进一步的隐藏契机。
虽然明年大选已经无望,但我们毫不怀疑未来蒋万安将全力冲击台湾省的“省长”职位,只不过这个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蒋万安不能太过“亲中”。
在台海局势发展的关键路口,美国也屡次表现出插手台湾事务的信号,再加上“台独”势力的日益猖獗,未来台海局势将会更加敏感,但我们始终坚信,统一才是台湾的不二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