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9月21日,据国内媒体20日称,阿塞拜疆已与亚美尼亚达成停战协定。该协定由阿塞拜疆控制的纳卡地区政府正式宣布,将于20号当日正式生效。

这将表明,又一场持续了两天的“纳卡冲突”终于告一段落,而且是以一种让亚美尼亚非常“悲痛”的形式告一段落。就阿塞拜疆而言,阿利耶夫的“豪赌”再次赢得胜利,而且赢得很开心。

经过2天的“苦战”,亚美尼亚最终还是被迫低头:停战协定明确提出,亚美尼亚将无条件撤出部署在纳卡地区的军队,并解除对亚美尼亚支持的当地民兵武装部队。尽管外媒的报道一次都避而不提“投降”,但很明显,此次的纳卡冲突最终以亚美尼亚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此次冲突的发生是因为阿塞拜疆当局突然宣布在纳卡地区开火,并对当地军事设施发动猛烈炮击和袭击,炮击还一直持续到星期三晚上。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公开怒斥阿塞拜疆军队“故意开火”,并表示,在阿塞拜疆军队发动的袭击中,至少有32人死亡,约200人受伤。

阿塞拜疆指出,阿塞拜疆军队发动攻击的原因是,亚美尼亚秘密支持纳卡地区的"分离主义政府",并秘密向纳卡地区运送武器和士兵,以挑起另一场冲突"。防患于未然”率先对“分裂主义政府”发动“反恐行动”。阿塞拜疆还声明,在“分裂主义政府”和当地“非法军事组织”投降之前,阿塞拜疆军队不会停战。在这番话发表之前,亚美尼亚支持的纳卡地区当局宣布“无条件投降”。

据了解,在此之前,两国已经处于交战状态。亚美尼亚的军队还调集了几万兵力,准备与阿塞拜疆军队再打一场“大仗”。然而,最终,冲突在进一步扩大之前就结束了,避免了更大规模的冲突和人员伤亡。而这所有的都要感谢俄罗斯。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所以能够达成停战协定,是因为俄罗斯维和部队在纳卡地区的斡旋和调解,促使双方理性应对局势的变化,最终使停火协议得以生效。此外,为避免冲突扩大造成平民伤亡,俄罗斯维和部队还尽快撤离了交战地区约2000名平民,挽救了很多生命。

尽管如此,这绝不意味着纳卡地区将拥有持久和平。

一方面,亚美尼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指责帕希尼扬政府与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讲和,未能保护居住在纳卡地区的大批亚美尼亚人。一些激进的抗议者还在俄罗斯驻亚美尼亚大使馆外高呼反俄口号,认为大使馆“偏袒”阿塞拜疆,损害了亚美尼亚民族的利益。不难看出,随着亚美尼亚在纳卡冲突中的两次失利,亚美尼亚国内的反俄反阿民族情绪正在加剧。这可能成为下一次纳卡地区冲突的“导火索”。

另一方面,帕希尼扬政府也觉得俄罗斯对阿塞拜疆“偏袒”,所以主动向美国靠近,希望获得美国的支持。事实上,在这场冲突中,美国的确站在亚美尼亚一边说话。假设美国今后有意支持亚美尼亚,赋予其与阿塞拜疆作战的军事力量,也将打破纳卡地区的军事平衡,纳卡冲突将会再次爆发。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