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以来,外资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我们早已经习惯了拿钱办事。拿钱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国外人才和生产线,然后依靠中国庞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如此循环往复。“贸工技”的发展路线,让中国多数企业家习惯了赚快钱,却不想在技术上过多的投入,最终被美国拿捏,栽了跟头。
正如任正非说的那样:“搞芯片不能光砸钱,得靠科学家”!即使在华为最困难的时期,华为也要花高薪养着海思部门7000多员工和科学家,因为他们才是华为能够突破美国封锁的底气!
然而,有些芯片巨头却整天想着搞投资并购、资本运作,甚至扬言要买下台积电,最终把自己玩死了,它就是紫光集团赵伟国。
2022年赵伟国突然人间蒸发,消失在了大众视野,当时业内人士传言他已经被带走调查。直到8个月后,调查结果出炉,触目惊心。赵伟国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为亲友非法牟利、导致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流失。赵伟国曾让3000亿芯片巨头紫光集团瞬间破产,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紫光的前世今生
80年代,很多大学开办了校办企业,1988年,清华成立了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1993年改名为清华紫光集团。紫色是清华的校色,所以紫光顾名思义就是“清华之光”。
1996年,赵伟国清华研究生毕业,进入到紫光集团担任一个部门副总,一年后又跳槽到了同方股份,担任通信研究所所长。随后赵伟国辞职单干,成立了同方微电子,担任总经理职务。
2004年,赚到第一桶金之后的赵伟国离开了清华系企业,独立创立了北京健坤投资集团,他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用手里的100万资金,赚到了45亿!当赵伟国走上人生巅峰之际,紫光集团却因为业务多元化,陷入了泥潭中无法自拔。2005年之后,甚至都无法正常发工资了。
紫光的转折点是2009年,当时清华大学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赵伟国只花了1.53亿,就接盘了紫光集团35.29%的股份,并成为了第二大股东,赵伟国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紫光集团的CEO,开启正式执掌紫光。
开启“买买买”模式
面对一地鸡毛,赵伟国接盘后,就开始为紫光寻找出路。作为业内人士,赵伟国明白集成电路、芯片门槛高技术难度大,想要活下去必须要搞资本运作,于是他盯上了展讯。
2013 年7月,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收购展讯;2014年7月以9.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锐迪科,随后紫光将两者整合成紫光展锐。而紫光展锐的目标就是要干翻联发科,赵伟国曾扬言:“展锐有的是钱,我可以一直赔钱,你联发科能一直赔吗?我的资本比你强大,你最终会受不了的”!
随后,英特尔以15亿美元拿到了展锐20%的股份,要知道赵伟国买下展锐一共才花了26亿美元,相当于以5.2亿美元的成本获得了15亿美元的收入,一来一回就赚了近10亿美元,资本运作玩的飞起。
随后,赵伟国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启了疯狂买买买模式。25亿美元买下新华三51%股权、10亿人民币参与TCL集团定增、1亿美元投资Acadine......2013-2018年这五年期间,赵伟国就发起了60多次并购,动用了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资金!
至此,如果从财务数据来看,赵伟国做得非常成功。赵伟国接手这个烂摊子时,公司市值仅13亿,2019年市值暴涨至2978亿,年营收高达700亿,赵伟国个人身价也达到了250亿,赵伟国以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半导体帝国。
芯片狂人撑死清华紫光
然而,此时的赵伟国似乎已经无法自拔了。
赵伟国原本打算以两百三十亿美金,一口气吞下美国半导体企业美光,但却被美政府阻止了。后来赵伟国还扬言要收购台积电,张忠谋回应道:“你想收购也可以,先拿出300亿美金来看看实力”。对于这场闹剧,郭台铭的评论一针见血:“赵伟国是个投机者,台积电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给多少钱都不行”!
然而资本运作根本撑不起芯片帝国,2020年紫光集团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亿,最终因为68亿的债务违约被告上法庭,引发了一连串反应,最终被破产清算,气球终于被吹破了!曾经3000亿资产规模,被寄予厚望的国资芯片巨头,在一瞬间彻底崩塌!
国家也意识到了国有资产不能落入个人手中,于是接盘了紫光集团,完成了重组。然而在重组过程中,赵伟国还多次散播不实信息,企图阻挠、干扰重组进程,简直胆大包天。
最终,芯片狂人沦为了阶下囚!
总结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如今华为携麒麟9000S和5G王者归来,意味着我国已经搭建了一条去美化半导体产业链。越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保护好我们的科研成果。防科研硕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千万别让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毁于一旦!
